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散文

《红楼梦》里那些像黛玉的女孩子们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125人  1975秋天的回忆

    黛玉是古今中外名著里刻划得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黛玉的“黛粉”,不仅世人多爱黛玉,就连曹公也极其钟爱这个角色,这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软玉娇花一般的小表妹是曹公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痛,所以,在他的血泪之作《红楼梦》里出现了这几个女子,她们像黛玉又各有各的美,和黛玉互为映衬,在这部旷世奇书里闪着灼灼的光辉。

                          一、 妙 玉

黛玉和妙玉的出身,有个奇特的相似之处,黛玉刚进贾府时,有一段自述:“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而妙玉的出场出现在林之孝口中是这个版本:“外又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十八岁,取名妙玉。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

黛玉多病多灾,癞头和尚要化她去出家,父母舍不得,而曹公偏偏又塑造了一个出家的妙玉,都来自苏州,一样的读书仕宦之家,一样的多病多灾,一样的通文墨好模样,名字里还都有曹公钟爱的“玉”字,总感觉妙玉就是那个如果出家的黛玉。

人生的选择往往非此即彼,如果父母想要一个健康的黛玉而听了癞头和尚的话让其入了空门,那黛玉的人生又是什么样的呢?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妙玉,她让我们看到了黛玉如果出家的另一种活法。

栊翠庵的光阴静寂而漫长,两扇厚重的山门将妙玉隔绝在红尘之外。十八岁的如花妙龄,却洗尽铅华,裹在一尘不变灰扑扑的道袍里,掩去了曼妙的身姿,远离了珠环翠绕,只守着古佛青灯,守着空殿蒲团,一日日捱过流年。“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黛玉的诗刻划妙玉的生活也是恰如其分。

如果妙玉的心只如古井水,再不起波澜也就罢了,可是却在机缘巧合中遇上了“翩翩浊世佳公子”宝玉,妙玉沉寂的心起了微澜,她冷寂的生活有了一抹春意盎然的底色。

那天是栊翠庵的盛日,贾母一行人的到来打破了栊翠庵日复一日的死寂。妙玉沉默敛颜,不卑不亢却不失礼数,在把贾母等人安顿好之后,她轻轻悄悄地拉了拉宝钗黛玉的衣襟,都是冰雪聪明、玲珑剔透之人,便随了妙玉到了耳房内,宝玉也便随后跟了来,这个结果是妙玉能料想到的。

从进了栊翠庵开始,宝玉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妙玉,他对这个容貌才情不输黛钗的女子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而妙玉一定也觉察到了,聪明的她立即计上心来,借口拉黛钗吃体己茶,实际上她心里的座上宾是宝玉。这有她招待他们的盛茶的器皿为证,黛钗是古玩奇珍,而宝玉是妙玉常日里吃茶的绿玉斗。妙玉洁癖到刘姥姥吃过的茶盅都要扔掉,可见宝玉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此番宝玉的表现也知情识趣,顺着妙玉的话“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妙玉的话里暗藏玄机,而宝玉立即笑回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了。”还妙玉超尘脱俗,不慕红尘的世外高人形象。

紧接着,对妙玉将成窑茶杯搁在外头,嫌刘姥姥腌臢的举动予以理解,且进一步提出要帮她打水洗地,清洁庵堂,正合了妙玉心思。又表示要将成窑茶杯送给刘姥姥,让她卖了度日,显示了贵公子怜老惜贫的善良。这番表现下来,宝玉在妙玉心中便获得了极高的评分,从此对宝玉情愫暗生。

这是宝玉妙玉的第一次正面结交,对宝玉来说这只是多姿多彩生活的一个小小插曲,他的心已给了黛玉,而且生活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女孩子,宝玉还会一以贯之的体贴入微。而对于妙玉,这场初遇却是单调生活的珍贵记忆,是会常常回味且只要想起便嘴角浮起笑意的。

若非如此,妙玉怎会独独留意到宝玉的生日,那张“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粉红笺纸凝结了妙玉的多少怅然心事。

有意思的是,黛玉和妙玉,一样的孤高自许,一样的目无下尘,就连欣赏异性的眼光也如出一辙。

如果结局早已注定,即使人生可以重来,相信黛玉还是会想着做回自己,尽管生命稍纵即逝,却在最美的年华遇上了对的人,可以言笑晏晏,可以薄怒轻嗔,独得宝哥哥的那一瓢饮;而妙玉,未必想将自己大好的青春岁月深锁在古佛庵堂,压制了欲望,埋藏了心事,到终了,还是落得个“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悲惨下场,给看客独留一声叹息。

                          二 、香 菱

说香菱像黛玉比较隐晦,《红楼梦》里,香菱的出场甚至早过黛玉,她出场的时候,还是父亲甄士隐怀中那个娇养的小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可是很快她就把人生的冷酷、恐怖都经历了个遍,被拐,被拐子打骂着养到十二三岁,又被两次转卖,先卖给冯渊,还没舒心三两日,又被转卖给了“呆霸王”薛蟠,牵扯上了人命官司,直到在贾府暂住下来才算尘埃落定。

她和黛玉也一样是读书仕宦人家,一样的家底殷实,又同样是被父母娇养的爱女。她的品貌最早是出现在周瑞家的口中:“这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的东府里小蓉大奶奶的品格”。而小蓉大奶奶的模样,在前文已有交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可见两人的品貌总有那么点儿神似。

黛玉常为自己是“孤女”自苦,而香菱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悲惨遭遇,干脆选择了遗忘。她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也甚好,宝钗对香菱也很好,不过那种好,总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悲悯,而黛玉就不一样了,两人在一起,有着没来由得亲昵,放眼园中,能让香菱完全放得开的,除了湘云就只有黛玉了,不过湘云一向大大咧咧,有“自来熟”的气质,而黛玉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容易亲近的。

那日黛玉刚和宝玉同看了小黄书《西厢记》,宝玉后来被叫走了,黛玉回房路过梨香院,忽然耳内飘进了:“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后有人击她一下,正是香菱。

有过这种经历的都知道,这种情形下被打扰,都会有着好似被人窥破心事,被惊扰到的愠怒。可黛玉却只是说:“你这个傻丫头,唬我一跳。你这会子打那里来?”一个“傻”字,透出了她们之间非同寻常的亲热,然后是香菱拉着黛玉的手,同回潇湘馆,在一起谈些闺阁针织女红,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才走了。

在这里,黛玉的孤僻全不见了,变身成温婉的邻家小妹。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有惺惺相惜之意。

两人再有交集,已经是香菱住到了园子里宝钗处,想要学诗,先投师宝钗,宝钗笑回她:“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缓一缓”然后说了一通让拜见贾母王夫人及园里人的道理,香菱看宝钗不支持,就悄悄来找黛玉。说起学诗一事,黛玉却是满心欢喜:“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然后果然将如何做诗细细地教给了香菱,那一番理论,堪称学诗的经典教学,深入浅出又通俗易懂,后人如果照做也不愁成为诗翁。

经过黛玉一番细心教导,香菱苦志学诗,殚思竭虑,很快就出了成绩,成为大观园里诗社的一员。让宝玉叹服:“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香菱学诗这一段是香菱人生中唯一一段脱离了悲苦的好时光。短暂的好时光之后,香菱的人生又开始急转直下,一直下坠,那深不可测的深渊是如此让人绝望,在最后的无望窒息中,能让香菱记起的,一定有一个叫黛玉的女孩子,为她构筑过一个丰盛的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她可以摈弃掉所有悲惨的人生遭际,只记住那些抚慰心灵的诗歌,于咀嚼吟诵中回到甄府,做回父母膝下那个娇养的小女,只是山高水阔,物是人非,谁都回不去了……

                         三 、晴 雯

 说晴雯像黛玉最早是出现在王夫人口中,王善保家的借绣春囊事件在王夫人跟前给晴雯上水,一下子就触动了王夫人的记忆:“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狠看不上那狂样子”,于是马上派人去把晴雯叫来。

晴雯因身上不自在,刚睡起中觉,并没妆饰便跟了小丫头过来,王夫人见晴雯钗弹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面貌又恍似黛玉,不仅勾起火来:“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不知道王夫人是憎厌晴雯还是憎厌黛玉,还是憎厌黛玉一并憎厌了晴雯,总感觉王夫人这次是借题发挥,将多年积聚下来的对黛玉的怨恨一并发泄了出来,因为“病西施”形容黛玉也贴切不过。她对晴雯并无甚印象,是第一次听说,能激起她这么大的火的,一定是黛玉往日言行的历历在目。

自从黛玉来到贾府,她的儿子宝玉就没消停过,一来就要砸玉,然后两人耳鬓厮磨,一时半刻也离不开,将她当娘的生生丢在了脑后,后来又有宝玉听了紫鹃诳他的一句顽笑话,“黛玉要回苏州家去”,硬生生七魂丢了三魄,人死了大半个。她取中了好儿媳—亲外甥女宝钗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还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却因为黛玉横亘在中间,致使贾母和宝玉都不买她的账。“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道尽了她对黛玉、晴雯类的憎恶。

黛玉因为背后有贾母这座大靠山在王夫人动不得,可晴雯她却动得,甚至都不用捏造个罪名出来,她就让人把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晴雯打炕上拉下来撵出去了,不几日晴雯便夭亡了。

这是黛玉悲惨结局的预演,因为后半部分的遗失,黛玉的结局红迷们都无法亲见,只能从晴雯的文字中揣测一二,“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一语成谶,难怪黛玉听了,会陡然变色。

王夫人自是乏味无趣的,她欣赏不来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虽然结局实在是忧伤,可我们都记住了大观园里这个最俏丽的,最牙尖嘴利的,最洁身自好的丫鬟---晴雯。

犹记得,她还在晚间的怡红院内,抱怨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还在为跌了扇子宝玉说她“蠢才”时怼宝玉“要踢要打凭爷去。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还在为宝玉给麝月篦头时冷笑“交杯盏还没吃,倒上了头了!”

她心直口快,有口无心,在她身上,没有多少奴性,对宝玉和袭人的暗度陈仓,她心知肚明却不屑为知,对宝黛的爱情,她始终抱着理解的态度且甘愿充当他们之间的信使,她不计较自己利益的一得一失,只做着最本真的自己。她和黛玉,缺点多得像镂空纱,可却不失为真的人。

                          四、 龄 官

这四个女孩子中,龄官是最像黛玉的那一个,这是得到众人的认可度最高的。

贾母为宝钗庆贺生日,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散后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与一个做小丑的,命人带进来,凤姐先看出来了,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宝玉都看着像不说,湘云冒冒失失地说出来了,引的众人都说像,这个小旦就是龄官。贾母的深爱也说明贾母的审美是偏爱黛玉这一款的,对龄官总有爱屋及乌的嫌疑。

龄官不仅长得像黛玉,至情至性也像,心中爱上了贾蔷就在夏日大中午的避开众人,一个人躲在蔷薇架下画“蔷”字,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态。连宝玉都不仅看痴了。

再出场时,是宝玉闻得龄官唱《牡丹亭》的曲子唱得好,来找龄官,央她唱一套“袅晴丝”,龄官正色拒绝:“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一向被捧凤凰似的捧惯了,哪里经过这般被人弃厌,讪讪得红了脸出来却被宝官阻住让他等蔷二爷。

就这样,宝玉做为看客看了一出龄蔷之恋的好戏,先是贾蔷兴兴头头地花重金买了一个雀儿来讨龄官的欢心,谁知龄官先是多心贾蔷用雀儿打趣形容她们这个行当,看贾蔷把雀儿放了生又说:“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打发人来找你,叫你请大夫来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儿。偏是我这没人管的没人理的,又偏病。”贾蔷要去请大夫,龄官又叫住:“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

怎么样,活脱脱一个黛玉,宝黛恋中,宝玉是深在其中的那一个,不明白林妹妹怎么好好就恼了,这回,他是看客,他见过龄官背后画“蔷”的深情,又体察到她弄小性背后的体贴,这才是真的在爱着。

宝玉一下子就明白了黛玉,以前,他贪恋花丛中的每一朵花,他以为天下的花只为他盛开,众人的眼泪但只用来葬他,他这辈子也值了。可是龄蔷恋让宝玉不仅看懂了黛玉对他的深情,也让宝玉明白了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此后,他情系黛玉,再无转移。一句“你放心”的剖白对黛玉来说,胜过世间任何情话,他们二人,从此再无需试探,焦灼,猜度,而进入了感情稳定期。

这是龄官这个女孩子教会宝玉的。龄官后来不知所终,她的出现,好像只为度化宝玉,当然也有贾蔷,让本来在宁府的烂泥里打滚的贾蔷顿悟,世间还有一种爱值得去珍惜,去全身心呵护。

这几个美好的女孩子活色生香地活在曹公的前八十回里,“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妙玉得的是黛玉的出世之姿,孤高之性;香菱得的是黛玉对诗的那一份挚爱;晴雯得的是黛玉的口齿伶俐;龄官得的是黛玉的用情至深。虽然人生苦短,转瞬即逝,可她们,是那样真切地爱过、痛过,用力地活过……

上一封下一封

«返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