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思考,知道自己用了思考工具吗
思考,伴随着人类的很多活动。比如做一顿晚饭。不同的主妇做出不同的晚饭,有的是就地取材吃饱就行,而有的就会从健康角度出发做出营养搭配合理的晚餐,而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的,就会做出适合孩子和老人的饭菜。
这个不同饭菜就是她们不同的思考产生的结果。可是又有多少人会把一顿晚饭和“思考”联系到一起呢,又有谁会去刻意练习“思考”呢。
最近读了一本专门讲思考的书,是日本作家吉泽准特的《解决问题的三大思考工具》。这三大思考工具分别是逻辑思考、横向思考和批判性思考。这本书是以商务思考框架来讲述这三种思考工具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这本书就教我们怎么去认识“思考”,怎么去学习“思考”,又怎么去练习“思考”,怎么通过不同的思考,更加圆满的解决问题。
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书中的三位主人公都从业于一家公司的面包事业部企划科,他们分别擅长三种思考工具其中一种。书中举出的各类案例都是在面包事业部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却在我们的工作中都能遇到。
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三大工具》,在解决各类案例的问题时,会不停的与自己平时处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发生碰撞。找出自己考虑问题不全面的缺点是思考工具运用不熟练。
在没有学习这本书之前,我的思想是:思考谁都会呀,还需要学习吗。学了这本书以后,才体会“思考”真的需要学习。就像学跳舞一样,一开始就想熟练的跳出优美舞姿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把动作都分解开,手怎么放,脚怎么迈。当动作熟练以后一气呵成,看不出分解动作中的那些停顿和转折,舞姿却能连贯优美。
《解决问题的三大工具》这本书就是把“思考”进行分解,一步一步教你怎么使用这些工具,而你的任务就是刻意练习,然后就会熟练掌握。
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正好读到一篇关于范仲淹在杭州当知府的故事,故事题目是“杭州闹饥荒,知府却下令:所有官员去游西湖,灾民哭谢:好官”
闹饥荒,民不聊生。知府却组织官员游西湖,不仅如此还大兴土木建寺院,而且还让粮店涨价。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为老百姓做好事,而更像是鱼肉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哭谢好官呢。有这样的结论正是我用到了逻辑思维产生的。
而范仲淹用的却是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大旱,土地不能耕种,农民颗粒无收。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于是官府出一部分钱修寺庙,农民可以打工挣取维持生计的钱。可是官府由于赈灾没有钱付修寺庙的钱,怎么办。
范仲淹又想出了游西湖的办法,挣得赋税。在粮价问题上,范仲淹也是兵出奇招:“涨价”。很多粮商一看有商机,都把米运到杭州,反而因积压降低了粮价。
范仲淹正是用批判思考分析现状,又用横向思考摸索最优路径,然后再用逻辑思考解决问题。怪不得百姓夸“好官”。
这些关系到民生的决策,一步走错就会祸国殃民。而范仲淹却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他是一个思维清晰缜密的人,通过表象看到事件的本质,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上就是我读完《解决问题的三大工具》后,对思考工具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在读到相关内容时不由自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希望不仅对别人的事例能进行分析,也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