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女人到底要怎么选?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echohuahua

社会对单身女性很不友好。

这里的单身包括了选择未婚,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不再婚的一切单身女性。

想想看你周围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她有没有经常被有意无意地安排去相亲?好像她不结婚就是人群中的异类一样。

再看称呼这一群体的名字:“剩女”、“败犬”……明显包含着贬损和打压。

男人就省心多了:单身狗,是个中性词;钻石王老五,更接近褒义了。

你看,哪怕同样是狗的比喻,男性不论多猥琐只是暂时没找到,待价而沽中;而女性不论多优秀都要等待打折抛售了。

而与此同时,又有另外一种冲突的观点:结婚是可怕的。丧偶式育儿,熊孩子,一言难尽的婆媳关系……不婚不育才能保平安。

那女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获得高自尊的幸福?

我的答案是:

不要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搅乱。你只需要:自我选择,自我负责。

通俗地说就是:这是你发自心底做出的选择吗?你愿意承担选择之后的一切结果吗?

不论你是单身还是结婚,只要做好这两点,你就把握了幸福的主动权。

你的人生不因你手里拿的锅铲还是咖啡,或是手提电脑……而有本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你清晰自己的选择,并沿着选择披荆斩棘地走下去。

别人的声音呢,嗯……不论你处在什么背景里,都会有各种声音的,好消息是你的处理经验会越来越丰富。

简而言之:婚姻和单身,都是一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情境之选。

有人终其一生都在两种状态里挣扎;而有些幸运的人,早早就清晰了自己的选择。

比如昨天看的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在表达“我为何选择单身”。

英文名叫:Spinster A life of one's own。

中文名翻译得很妙,叫:从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

ps:这本书我才看了一半,所以今天的分析仅代表对前半部分的感想。

作者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业女性,她原生家庭幸福、事业顺遂、有才华,交过几个感情甚笃的男友,可以走向结婚的那种。

但她逐渐发现自己疑惑和不能回避一些真实感觉:比起两人同居的亲密生活,她更喜欢和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哪怕是孤寂的。

这个想法让她觉得苦恼和怪异,因为她周围的人似乎都不是这样的。

还记得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一季里、米琪的吐槽吗?▼(大意)

“因为女性有先天的能哺育孩子的身体构造,就必须得结婚生娃吗?有没有人就是喜欢天天去上班,不爱自己做饭,不享受家庭的快乐呢?把对生命的热爱和聪慧用在家庭之外的部分不行吗?”

米琪在思考这些时,她已经早婚早育,并且……离婚了。

在前夫想要复合时,她的回答是“No”,当解释“为什么”时,她简洁地说“因为你离开了我”。

当她妈妈在给她寻找完美再婚对象时,她已在思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女性的生命意义。

《从前喜欢一个人,现在的喜欢一个人》的作者凯特也在如此地困扰和痛苦着,这也是这本书很真挚动人的部分:她不是一上来就嚷嚷要独身的,而是在痛苦的尝试中,让那个念头逐渐清晰。

唯一不足的是,她为描述自己抉择的合理性,质疑别人生活方式的做法。

她把她所看到的已婚女性都描写得好惨一女的,把一边推婴儿车一边慢跑的妈妈评价为“孩子没带好,锻炼也没有锻炼好”。这是这本书在豆瓣上获得差评的主要原因。

真的很可惜。她能挖掘到在诸多选择中,逐渐倾听和执行自己的心里的声音。但因此而diss别人的选择,就有些减分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有一个国外女星,因为采访中提到收工后喜欢回家给丈夫和孩子做饭,结果被一群网友diss,“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做贤妻良母呢!”

这是同样偏执和狭窄的心态。

我可以做全职妈妈,也可以做职场妈妈,也可以一半一半……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不必嘲笑。

因为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的每一个微妙选择之后,割舍不下的各个点。这可能已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平衡和完美的方案了。

如果你真的关心我多过于关心你的观点是不是赢了我,请保持和而不同的风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