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忆散文美食

端午飘粽香,游子思故乡

2017-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谦谦心语

         临近端午,不禁开始想念儿时在家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因家在岳阳,临近汨罗,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在家乡一直得以传承,古人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端午节带给人们更多的则是工作之余的休闲和亲朋好友团聚品尝美食的乐趣。我认为两者同样重要,一样美好。缅怀古贤,体会当下的幸福都是生活中颇具意义的事情。

         每年的这个季节,洞庭湖畔的芦苇叶已经非常茂盛,智慧的家乡人民懂得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从洞庭湖畔摘下芦苇叶,焯水,洗净,剪去头部的硬梗和叶梢,方便用来包裹粽子。将自家头年收成的上好的糯米洗净,浸水少许时间,即可开始包粽子。家乡的粽子多为简单的糯米棕,不添加任何其他食材,保持其原朴滋味。母亲每次包粽子的时候,我都喜欢在一旁观看,母亲每次拿起两至三片粽叶,(视叶子大小而定)卷成漏斗状,抓起一把糯米填塞其中,压紧,再将粽叶反转几折,紧密包裹,一个四角圆锥形的粽子就成形了,再用棕树叶分成的细条将其紧紧缠绕,整个过程,母亲如行云流水般轻快自然。幼时顽皮的我在旁边也想学着包粽子,却总也没看明白母亲是如何快速的包好了一个个粽子。直到如今,这也还是我心中的一个谜。

        母亲未出嫁时在娘家很少下厨房,但却非常聪慧,对厨房之事一看就懂,一学即会。未满十八岁就嫁给了父亲,奶奶在父亲幼时就早逝,母亲一进门便要操持家人的一日三餐,出嫁后的第一年端午,爷爷估计新过门的儿媳不会包粽子,便说要请人代劳,母亲却一口回绝,说自己可以,果然,母亲包了一顿让自己公公赞不绝口的粽子,从此也开始了母亲这一辈子为家人辛苦操持家务的主妇生活。

         幼时在家,每年的端午节都可以吃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刚出锅的粽子冒着热气还带着粽叶的清香,剥开外面的粽叶,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蘸上白糖或是菜汁那都是儿时的美味,馋嘴的我们会贪吃,母亲却会叮嘱我们不可多食,因糯米不易消化,多食伤胃。

        进入中学时代,便寄宿在外,很少能再看见母亲洗粽叶,包粽子的场景,每年的端午时节都会怀念母亲厨房里飘出的粽香。

        工作后去了外地,吃到了各地不同风味的粽子,各种滋味齐聚舌尖,记忆中却还是念念不忘母亲所包的原味粽,它质朴无华,它料足厚实,它清香悠长,像极了我那勤劳朴实,一生用爱呵护家人的母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