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史记解谜历史

史记解谜2:匈奴不入右北平之谜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231人  老罗侃史

李广作为一代名将却未被封侯,后人为其鸣不平者甚多。

让李广粉丝们安慰的是,李广虽未封侯,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飞将军”。毕竟,在汉代封侯的人很多,但称得上“飞将军”的只有李广一人。

这份荣誉可是独一无二的。后人也常常以此称颂李广,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难能可贵的是,李广这“飞将军”绰号不是自己人自封的,而是出自匈奴人之口。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公元前128年,58岁的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年,不敢入右北平。”右北平,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这里话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李广是使匈奴人胆寒的‘飞将军’,匈奴得知他镇守右北平后,对他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对于李广“飞将军”绰号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李广曾被匈奴俘虏,受伤后被绑在担架上抬着,在逃脱时,他“暂腾而上胡儿马”,好比从担架上“飞起来”跃上马背,并成功逃回,非常神勇,故称“飞将军”。

但这样理解,“飞将军”的绰号仅证明李广武艺高强,并不能说明他为将能力有多么高明。但如果李广仅有匹夫之勇,那匈奴为什么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后,要对其“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呢?难道李广确有令匈奴人胆寒的事迹?可笔者通过梳理李广从军以来抗击匈奴的事迹,却又没有发现有任何事例可以佐证这一点,具体请看:

李广二十岁从军时,仅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战斗,虽射术高超、杀胡虏多,但那时的他还没什么名气,匈奴估计还不知道有李广这么一个人。

其后20年间,李广先后在七个边郡担任太守,但限于汉景帝一朝与汉武帝早期的对匈奴政策,虽说以“力战为名”,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唯一有详细记载的是他有一次遭遇匈奴大军,唱了一出“草原上的空城计”,侥幸得以全身而退而已,但算不上是令匈奴人胆寒之举。

李广任右北平太守的前一年,57岁的他出雁门击匈奴,不幸被俘,侥幸逃脱,本该斩首,后“赎为庶人”。

以上这些,就是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前在《史记·李将军列传》里能找到的他抗击匈奴的全部“战绩”了。仅以这些“战绩”,能让匈奴人对已经近60岁的李广“避之数岁”吗?显然不能。

但是,匈奴人又确实的对他“避之数年”,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在《史记·匈奴列传》找到了答案。

在《史记·匈奴列传》里,有这样段很重要的话:“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於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是岁,汉之元朔二年也。”

元朔二年正是公元前128年。这一年,大将军卫青出云中击匈奴,击败了匈奴楼烦王、白羊王部,缴获了数以千万计的牛羊马匹,顺利拿下了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即文中“河南”)。

卫青拿下河套地区后,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在那里设置了朔方郡,修复了秦朝蒙恬击匈奴以来的废弃的据点。非常巧合的是,这一年与李广任右北平太守为同一年。

那么,卫青拿下河套地区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呢?与匈奴对李广“避之数岁”又有何关系?

河套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民谚讲"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地区是在秦朝时,由名将蒙恬率三十万精兵从匈奴人手中硬夺过来的,其后秦末中原大乱,匈奴趁机又占有了河套地区,到汉武帝时,匈奴人拥有河套地区已有八十多年。

在汉代,因为汉匈之间的对峙,河套地区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主父偃曾对汉武帝说:“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

另外,河套地区距汉朝首都长安不远,匈奴骑兵只需两天便可从这里直捣长安。而汉朝要北击匈奴,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桥头堡,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极其重要之地。不仅如此,河套地区非常肥沃,还是匈奴牧马放羊的地方,匈奴骑兵所用的马匹很多是在这里产的,可以说是匈奴的后勤保障基地。

因此,河套既是汉的灭胡之本,也是胡的侵汉之基。

从后来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卫青收复河套地区后,汉匈之间的战争也随之攻守易势,汉朝从之前防御的一方转变成了进攻的一方,是一个历史性的关键转折。丢掉河套地区后,匈奴无论是为了夺回这个地方,还是为加强对汉军的防御,都将把重兵集结在汉朝的西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中的记载证明了这一点。

公元前128年冬,匈奴祸起萧墙,军臣单于死后,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率军击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投降了汉朝。虽然伊稚斜成功夺得了单于之位,但这次内乱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匈奴的力量。

之后,匈奴对汉朝开展了疯狂的反扑:

公元前127年夏,匈奴数万骑侵扰代郡,杀了太守恭友,掳掠走千余人。

公元前127年秋,匈奴入雁门,杀掠千余人。

公元前126年,匈奴又复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掠数千人。

另外,匈奴右贤王怨汉朝夺之河套地区,且在这里筑朔方郡,也数次侵扰朔方。

面对匈奴疯狂的反扑,汉朝也不示弱,在之后的几年,对匈奴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打击政策,且取得了辉煌战绩。

公元前125年春,大将军卫青率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匈奴,汉军出塞七百里,得右贤王众男女万五千人,裨小王十馀人。

公元前124年春,汉复遣大将军卫青率十余万骑,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得首虏一万九千余级,而汉军阵亡两位将军,折损三千余骑。

公元前123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余骑,出陇西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一万八千余级,破休屠王。

公元前123年夏,霍去病与公孙敖率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余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人,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

从以上汉军击匈奴的进攻方向看,“出朔方、出陇西、出高阙”几乎都是围绕着桥头堡河套地区,从汉朝的西北面出击,因此匈奴在这一侧的军事压力非常大,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匈奴几乎将主力调整到河套一侧,根本没有力量再侵扰右北平等地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汉武帝只需派遣一名有丰富边郡太守经验、善于防守的将领镇守汉朝东北边境的“右北平”即可,而这样的人选,李广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见,匈奴“不敢入右北平”的原因,并非因“飞将军李广镇守”,而是因“卫青夺了河套”。

看来,李广“飞将军”的绰号水分着实不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