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哲罗万象

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爱好与习惯

2016-06-07  本文已影响283人  丠小龙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写于二零一五年底,当时有人问我一些关于读书的问题,相比于使用文字,我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那时我认真思考后,写了这篇自己对于读书的一些浅薄看法。后来陆续又有好几个人问了相似的问题,诸如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合适的书、你觉得有什么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深度等,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一方面因为自己真的只是读了很少的书,且涉猎偏浅不成体系,另一方面每个人看书的目的以及个人阅历导致的兴趣取向偏差很大,很难在相同的文字前面获得相同的共鸣,所以我很难也很少能给出建议。

但我觉得,有些想法和资源是可以分享的。所以认真整理下这篇文章的思路,如果还有人有同样的困惑,希望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借鉴意义在于:认真去明确自己为什么要看书?要看什么样的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看?看到什么样的程度可行?

这篇文章的思路如下:

我对读书的看法

我是怎么读书的

哪些书对我个人影响较大

如何选书-阅读


站在时间的角度上,真正有力的东西其实不是权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文字,人们可能不会相信一些久远的神话,但依旧会神采奕奕地去传颂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有的讲起来甚至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权力的生命周期可能不过百年,金钱更短,但有些文字已经存活千年,甚至会更久。我们拍摄电影、创作音乐,就像重新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世界一样,书籍文字也一样,可以带我们活在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艺术的神奇之所在。

在这个节奏快且虚的时代里,科技的加速让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希望通过一种简单廉价的方式来弥补在时空中的空虚感,于是读书默默变成了一种另类的消遣品。大多数人的困惑在于想通过阅读他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来获得自己对所处世界的意义,殊不知真相是我们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别人构建的世界里找到自己,除非我们自己真正意识到去构建自己的世界。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很多读书笔记,其间穿插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意义与自己对作家与作品的评论,说的很简单也很好,读书主要依个人兴趣而论,不管是小说也好、论文也好,只要自己看的下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要抱有太大的功利目的

一定要说出读书的好处来,我认为最大的一点莫过于让你知道更多的东西,看到自己的无知,而变得更加谦卑。人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得心应手,或者知道对未知充满敬畏,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另一种情况,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看的多了就会发现——人,真的可以低到尘埃里去。

读书作为一种个人活动,有点偷窥作家本人秘密的意思,每一本优秀的作品都带有作家本人浓厚的个人色彩,他的人生经历、他对生活以及人生的看法,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现,况且大多数作家都是诚恳的,他愿意把自己最为深刻的部分表露出来,从这一点来说,花少量的钱去听一个阅历丰富的人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当然是很值得的事情。有人说书读多了容言自然改变,这话大抵是不错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故事,不管是真的假的,都是以类似悲剧形式结尾的,当你看多了悲欢离合,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时会有一种庆幸感,所以读书也会适当降低你对于某些物质的须求,进而提升了对于人生的满足感。

读书另外一个好处是让人们学会尊重,你会理解人们的种种行为,会不自觉地去原谅,当然,这也是接受教育——尤其在高等教育的一个好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变得相对更加容易一些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散文,特别追求那种华丽的对偶与排比,比如第一次看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文化苦旅》时,深深被那些宏大的场面震撼;后来开始叛逆,上课偷看韩寒的青春小说,现在看来,韩寒最多称得上码字选手,不算作家行列。到后来喜欢张爱玲书里的女性,依此延伸到严歌苓,她们两位是我目前比较喜欢的国内女作家;钱钟书的《围城》看了两遍;沈从文的《边城》纯粹到你几乎可以直接看到他本人的善良;陈忠实的《白鹿原》与路遥《平凡的世界》都是一类书籍,讲述那个年代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人性悲哀,还有余华,这一类书往往描述的是一个很长时期的故事,作者们整个大半生的经验都放在里面了,你可以看到,故事越是凄惨,就越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心来,所以就越深刻。真正能流传后世的很多都是那些在与现实抗争的故事,毕竟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人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满足的,他们总是怀疑会有一种比当时时代更好的未来,这种悲哀的观点确实是有好处的,因为几千年以后,你可以相当舒适的拿着手机看我说很多人已经说过的话。

相对来说,西方的作品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救赎。我最喜欢的小说是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看到阿米尔的懦弱与自私,就像看到了自己;毛姆的《月亮与六个便士》与《刀锋》有一种给梵高和维特根斯坦写传记的嫌疑,看完以后仿佛给自己注了一剂冲动;有人喜欢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的男主,说他一生只爱的一个人,我十分不赞同,我目前坚持认为男女之间的爱只是相互给对方无处安放的寂寞情绪找到了某种寄托,若是这种寄托对于双方都是稳定的即是皆大欢喜,只可惜从你永不满足的购物欲来看,人从来都是弃旧迎新的,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描述了一个感人的愚蠢的爱情故事,大概也揭示了那个道理:人的可怜之处在于你认为的不是真实的,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所有一切都介于你自己的幻想。

后来,我开始看政治、历史、心理、科技、保健类的书籍,比如黄仁宇很有名的《万历十五年》、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给你一种不一样的历史观;林语堂的的《苏东坡传》可以看到名人一生其实也是一步一步被推着无走过来的。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很推荐,将伟人平民化,你可以看到歌德快八十岁了还爱上了年轻的小姑娘,哥伦布发现美洲根本不是为了大航海的理想,而且他本人也只是一个下流人物。

真要推出几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来,我选择《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和《月亮与六个便士》。前一本让我看到我之外的人们是怎么存在的,后一本让我知道我应该以怎样的状态存在。

除小说诗歌之外,我把书分为说理性和实用性两类,在读一些实用性书籍时,适当的会做一些笔记,不同意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到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很多领悟都是在学会说不开始的,所以一旦你想要有自己的思想,你就得适当且恰当地说不同意,前提是你尊重别人的观点。另外,对于某些非常好的书籍或者我要强化自己记忆时,看完之后我都会适当写到千字读书笔记。

读书最好的一个结果是,你会形成一种你自己的看法,对某件事,或所有事。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观点:世间的事,大抵都是一种有周期的循环。举个例子,数学上的周期函数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东西,某个时刻总会与前期某点完全一致地复现;中国的朝代历史更迭,总是依照初期“XX之治”——“XX盛世”——“XX事变”的顺序从上升到波峰再到最后的波谷,周而循环;人的成长从幼至老,身体精力和心态改变符合一种先升后降的特征;对于家庭总是传有穷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三体》里面讲宇宙须遵循先爆发后回归的规律。有些事情,往大的讲,就像一场洪流,推着所有的东西悄无声息的再周而复始地前进,不管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

关于怎样看书,看什么样的书,知乎上面已经有熟透了的帖子,作为搬运工我简要总结以下几点:

找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读,顺便读一下他喜欢的人的书。

关注优秀的人,他们的品味一般不会让你失望。

靠谱出版社靠谱的编辑与出版人推崇的书。

文学名著。过了几十年还能留下来的书必定是好书。

读书应该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包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买书,即使买了很多自己并不中意的书,很多技能和经验都是慢慢积攒起来的;越是看不下去某一类书籍,就越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逼迫自己去看完某类或某本书,有些困难早晚都要面对;阅读要连续,每天都要看一点,哪怕看的很少。

最后,推荐自己喜欢的十本书作为结尾。

1.《月亮与六个便士》[英] 毛姆

2.《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法] 古斯塔夫·勒庞

3.《追风筝的人》[阿] 卡勒德·胡赛尼

4.《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 尤瓦尔·赫拉利

5.《人类群星闪耀时》[奥] 茨威格

6.《文心》[中] 夏丏尊 叶圣陶

7.《万历十五年》[美] 黄仁宇

8.《苏东坡传》[中] 林语堂

9.《浪潮之巅》[中] 吴军

10.《精进》[中] 采铜


北一  2015.12.18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请联系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