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金庸著作有感—光明右使范瑶
一九九四年,我应该在读初中二年级,家里有部手动版的十四英吋黑白电视机,马景涛叶童版的《倚天屠龙记》正在热播,趁大人们不在家时偷偷看的走火入魔。“刀剑如梦”、“两两相忘”、“爱江山更爱美人”、“随遇而安”、“你给我一片天”这些歌曲,从歌词到谱曲都堪称经典之作,至今哼唱熟稔如昔。这是印象最深刻的版本,直到多年以后又重新观看一遍,寻找回忆。可惜查大侠、黄大师都离我们而去。之后还看过吴启华版的、邓超版的、苏有朋版的,包括近年新拍的蒋家骏主演的版本,原著小说日后定会拜读。对于故事情节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做细谈,现就根据与剧中人物光明右使“范瑶”相关的情节线索,个人的理解,搜罗了一些内容,跟大家共享。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9831/4989cc404579fff3.png)
一、光明右使与忠臣豫让
实际上,金庸先生塑造范遥的形象是有原型可寻的,这一原型就是豫让。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侠客,他叫毕阳,他有一个孙子——忠臣豫让。《战国策·赵策》,原文记载如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chóu)矣。
豫让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三家分晋》中有详细的记述。在周灵王时期,晋国内部出现了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公室与卿大夫的争权斗争。到晋悼公死后,晋国形成了以韩、魏、赵、智、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后来,韩、魏、赵、智又联合消灭的范、中行二氏。后来,骄横狂妄的智伯在率领韩、魏攻赵的时候,又反被韩、魏、赵三家联合所灭。
智伯被杀以后,赵襄子竟然把智伯的头颅涂上漆,然后作为自己的酒器。
豫让是智伯的家臣,他决定为智伯报仇。于是,他就假扮成受过刑法而做苦工的奴仆,怀揣匕首混进了赵襄子府中去给打扫厕所。结果,赵襄子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到不安,于是就下令进行搜查,作为刺客的豫让在还未动手的时候就被抓获。赵襄子身边的人都想杀了豫让,但是,赵襄子敬佩豫让是个义士,就放了他。
二、光明右使范遥毁容与豫让如出一辙
为了再次行刺赵襄子,豫让决定毁容。他先是在自己全身涂上漆,看上去就像得了癞病一样;毁了容貌,豫让觉得还不行,必须还要毁了自己的声音。他便吞下火炭,结果声音也变得沙哑。这样一来,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了。
尽管如此,但是豫让的朋友还是认出了他,他劝豫让说,以你的才能,如果投靠赵家,一定能得到重用,那个时候,你想报仇非常容易,何必要这样戕害自己?而且,你现在这样报仇是非常难的。豫让说,我也知道这样做报仇非常困难,但是,我还是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后世那些心怀二心的臣子感到愧疚。
最终,豫让埋伏在一个桥下准备刺杀赵襄子,结果,赵襄子的马受到惊吓,豫让被抓获,赵襄子这次没再放他,直接把他杀了。
虽然范遥和豫让最终的结局不一样,但毫无疑问,金庸先生在构思范遥毁容变声的这一情节时的灵感就来自豫让。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9831/c1c5744b306b959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