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原文之一百九十

2024-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坐看云起时wjh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释】

[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宋·程颢、程颐:“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宋·朱熹:“君子学欲其博,故于丈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译文】

孔子说:“广博地学习文学典籍,用礼乐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做到不背离正道!”

【解读】

本章系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小人反是[2]。”

【注释】

[1]美、恶: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是好事、坏事。

[2]是:代词,这。

宋·朱熹:“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明·张居正:“盖小人之心,有恶而无善,故见人之恶,即喜其与己同,惟恐其不党于己也,见人之善,即恶其与己异,惟恐其或胜于己也,其用心之相反如此。”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去做坏事。小人正和这相反。”

【解读】

君子和小人在“成人之善恶”这件事上有着迥然的区别。君子心胸坦荡,厚德载物,不嫉妒别人,所以他们愿意以宽厚的仁德成就别人的好事,而坚决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心胸褊狭,刻薄寡恩,嫉贤妒能,恨不能天下之人都生活得不如自己,所以他们往往阻碍别人的好事而善于促成别人的坏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体现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1]帅[2]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

[1]子:你。

[2]帅:率领,带领。

明·张居正:“孔子斯言,不独以告鲁大夫,实治天下之要道也。汉儒董仲舒有言:‘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亦是此意,君天下者念之。”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政治,就是中正。你自己用正道来带领大家,谁敢不依正道行事呢?”

【解读】

孔子认为为官从政,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行为端正,只有这样对老百姓才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他却带头僭礼、欺君犯上,致使鲁国政治一片混乱,四处弥漫着不正之风。无论为人还是为官,最重要最起码的就是要走正道,光明磊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