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爱好者呆鸟的Python数据分析python学习

python基础总结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3人  陨星落云

python3新手中的常见错误

NameError: name 'pirnt' is not defined

名称错误:'pirnt' 名字没有定义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语法错误:语法无效

每行代码负责完成一个动作

IndentationError: unexpected indent

缩进错误:不期望出现的缩进
  • Python 是一个格式非常严格的程序设计语言
  • 目前而言,大家记住每行代码前面都不要增加空格

注释

单行注释(行注释)

# 这是第一个单行注释
print("hello python")

为了保证代码的可读性,# 后面建议先添加一个空格,然后再编写相应的说明文字

在代码后面增加的单行注释

print("hello python")  # 输出 `hello python`

多行注释(块注释)

"""
这是一个多行注释

在多行注释之间,可以写很多很多的内容……
""" 
print("hello python")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注释?

  1. 注释不是越多越好,对于一目了然的代码,不需要添加注释
  2. 对于 复杂的操作,应该在操作开始前写上若干行注释
  3. 对于 不是一目了然的代码,应在其行尾添加注释(为了提高可读性,注释应该至少离开代码 2 个空格)
  4. 绝不要描述代码,假设阅读代码的人比你更懂 Python,他只是不知道你的代码要做什么

变量的类型

In [1]: type(name)

不同类型变量之间的计算

1) 数字型变量 之间可以直接计算

演练步骤

  1. 定义整数 i = 10
  2. 定义浮点数 f = 10.5
  3. 定义布尔型 b = True

2) 字符串变量 之间使用 + 拼接字符串

In [1]: first_name = "三"

In [2]: last_name = "张"

In [3]: first_name + last_name
Out[3]: '三张'

3) 字符串变量 可以和 整数 使用 * 重复拼接相同的字符串

In [1]: "-" * 50
Out[1]: '--------------------------------------------------'

4) 数字型变量 和 字符串 之间 不能进行其他计算

In [1]: first_name = "zhang"

In [2]: x = 10

In [3]: x + first_name
---------------------------------------------------------------------------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int' and 'str'
类型错误:`+` 不支持的操作类型:`int` 和 `str`

字符串中的转义字符

制表符 的功能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况下在 垂直方向 按列对齐文本

转义字符 描述
\\ 反斜杠符号
\' 单引号
\" 双引号
\n 换行
\t 横向制表符
\r 回车

变量的输入与输出

函数 说明
print(x) 将 x 输出到控制台
type(x) 查看 x 的变量类型

1) input 函数实现键盘输入

字符串变量 = input("提示信息:")

2) 类型转换函数

函数 说明
int(x) 将 x 转换为一个整数
float(x) 将 x 转换到一个浮点数

3) 变量的格式化输出

格式化字符 含义
%s 字符串
%d 有符号十进制整数,%06d 表示输出的整数显示位数,不足的地方使用 0 补全
%f 浮点数,%.2f 表示小数点后只显示两位
%% 输出 %
print("格式化字符串" % 变量1)

print("格式化字符串" % (变量1, 变量2...))

例1

  1. 定义字符串变量 name,输出 我的名字叫 小明,请多多关照!
  2. 定义整数变量 student_no,输出 我的学号是 000001
  3. 定义小数 priceweightmoney,输出 苹果单价 9.00 元/斤,购买了 5.00 斤,需要支付 45.00 元
  4. 定义一个小数 scale,输出 数据比例是 10.00%
print("我的名字叫 %s,请多多关照!" % name)
print("我的学号是 %06d" % student_no)
print("苹果单价 %.02f 元/斤,购买 %.02f 斤,需要支付 %.02f 元" % (price, weight, money))
print("数据比例是 %.02f%%" % (scale * 100))

标识符与关键字

标识符

标示符就是程序员定义的 变量名函数名

关键字

通过以下命令可以查看 Python 中的关键字

In [1]: import keyword
In [2]: print(keyword.kwlist)

变量命名规则

命名规则 可以被视为一种 惯例,并无绝对与强制

目的是为了 增加代码的识别和可读性

注意 Python 中的 标识符区分大小写的

  1. 在定义变量时,为了保证代码格式,= 的左右应该各保留一个空格

  2. Python 中,如果 变量名 需要由 二个多个单词 组成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命名

    1. 每个单词都使用小写字母
    2. 单词与单词之间使用 _下划线 连接
    • 例如:first_namelast_nameqq_numberqq_password

驼峰命名法

运算符

数学符号表链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数学符号表

01. 算数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 10 + 20 = 30
- 10 - 20 = -10
* 10 * 20 = 200
/ 10 / 20 = 0.5
// 取整除 返回除法的整数部分(商) 9 // 2 输出结果 4
% 取余数 返回除法的余数 9 % 2 = 1
** 又称次方、乘方,2 ** 3 = 8
In [1]: "-" * 50
Out[1]: '----------------------------------------' 

02. 比较(关系)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 相等,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 不相等,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 大于 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 小于 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 大于或等于 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 小于或等于 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返回 True

03.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 逻辑表达式 描述
and x and y 只有 x 和 y 的值都为 True,才会返回 True<br />否则只要 x 或者 y 有一个值为 False,就返回 False
or x or y 只要 x 或者 y 有一个值为 True,就返回 True<br />只有 x 和 y 的值都为 False,才会返回 False
not not x 如果 x 为 True,返回 False<br />如果 x 为 False,返回 True

04. 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 = a + b 将 a +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
+= 加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减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乘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除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取整除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余数)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幂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05. 运算符的优先级

运算符 描述
** 幂 (最高优先级)
* / % // 乘、除、取余数、取整除
+ - 加法、减法
<= < > >= 比较运算符
== !=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not or and 逻辑运算符

分支语句

if 分支语句基本语法

格式如下:

if 条件1:
    条件1满足执行的代码
    ……
elif 条件2:
    条件2满足时,执行的代码
    ……
elif 条件3:
    条件3满足时,执行的代码
    ……
else:
    以上条件都不满足时,执行的代码
    ……

注意:代码的缩进为一个 tab 键,或者 4 个空格 —— 建议使用空格

  • 在 Python 开发中,Tab 和空格不要混用!

逻辑运算

例2 : 剪刀石头布

import random

# 从控制台输入—— 石头(1)/剪刀(2)/布(3)
player = int(input("请出拳 石头(1)/剪刀(2)/布(3):"))

# 电脑 随机出拳 
computer = random.randint(1, 3)

# 比较胜负
# 如果条件判断的内容太长,可以在最外侧的条件增加一对大括号
# 再在每一个条件之间,使用回车,PyCharm 可以自动增加 8 个空格
if ((player == 1 and computer == 2) or
        (player == 2 and computer == 3) or
        (player == 3 and computer == 1)):

    print("你赢了!!!")
elif player == computer:
    print("平局,再来一盘!")
else:
    print("你输了!")

循环语句

循环的作用: 让 指定的代码 重复的执行

while 语句基本语法

初始条件设置 —— 通常是重复执行的 计数器

while 条件(判断 计数器 是否达到 目标次数):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1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2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3
    ...(省略)...
    
    处理条件(计数器 + 1)

注意

例3: 计算 0 ~ 100 之间所有数字的累计求和结果

# 计算 0 ~ 100 之间所有数字的累计求和结果
# 0. 定义最终结果的变量
result = 0

# 1. 定义一个整数的变量记录循环的次数
i = 0

# 2. 开始循环
while i <= 100:
    print(i)

    # 每一次循环,都让 result 这个变量和 i 这个计数器相加
    result += i

    # 处理计数器
    i += 1

print("0~100之间的数字求和结果 = %d" % result)

进阶版: 计算 0 ~ 100 之间 所有 偶数 的累计求和结果

# 0. 最终结果
result = 0

# 1. 计数器
i = 0

# 2. 开始循环
while i <= 100:

    # 判断偶数
    if i % 2 == 0:
        print(i)
        result += i

    # 处理计数器
    i += 1

print("0~100之间偶数求和结果 = %d" % result)

break 和 continue

breakcontinue 是专门在循环中使用的关键字

例4: break 和 continue

break

i = 0

while i < 10:

    # break 某一条件满足时,退出循环,不再执行后续重复的代码
    # i == 3
    if i == 3:
        break

    print(i)

    i += 1

print("over")

break 只针对当前所在循环有效

continue

i = 0

while i < 10:

    # 当 i == 7 时,不希望执行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if i == 7:
        # 在使用 continue 之前,同样应该修改计数器
        # 否则会出现死循环
        i += 1

        continue

    # 重复执行的代码
    print(i)

    i += 1

continue 只针对当前所在循环有效

循环嵌套

例5:打印小星星

*
**
***
****
*****
# 1. 定义一个计数器变量,从数字1开始,循环会比较方便
row = 1

while row <= 5:

    print("*" * row)

    row += 1

知识点 :对 print 函数的使用做一个增强

# 向控制台输出内容结束之后,不会换行
print("*", end="")

# 单纯的换行
print("")

end="" 表示向控制台输出内容结束之后,不会换行

实现流程:

row = 1

while row <= 5:

    # 假设 python 没有提供字符串 * 操作
    # 在循环内部,再增加一个循环,实现每一行的 星星 打印
    col = 1

    while col <= row:
        print("*", end="")

        col += 1

    # 每一行星号输出完成后,再增加一个换行
    print("")

    row += 1

例6:九九乘法表

# 定义起始行
row = 1

# 最大打印 9 行
while row <= 9:
    # 定义起始列
    col = 1

    # 最大打印 row 列
    while col <= row:

        # end = "",表示输出结束后,不换行
        # "\t" 可以在控制台输出一个制表符,协助在输出文本时对齐
        print("%d * %d = %d" % (col, row, row * col), end="\t")

        # 列数 + 1
        col += 1

    # 一行打印完成的换行
    print("")

    # 行数 + 1
    row += 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