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适合做斜杠青年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221/39fd28496fe87158.png)
2016年我开始接触斜杠这个名词,并发现网上追捧斜杠的人特别多,各种各样的的社群都在推崇斜杠,瞬间人人可以成为斜杠的诱惑。
到底什么是斜杠青年呢?
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
例子:工作时间是IDC行业的程序员,休息的时候就变成了笔耕不辍的作家,周末还能化身成变出一桌美味菜肴的营养师...这"程序猿/作家/营养师"的多重身份,就是对「斜杠青年」的完美诠释。
对于斜杠的代名词的崇拜,潮流的追捧,让我陷入不可自拔状态中。
仔细分析了做斜杠的几点心态:
1:目前单一收入,没有安全感
2:工作上得不到应有的成就感
3:现实中的挫败感
4:追敢潮流
对于当时的状态,进行了反思与复盘,到底如何才能做斜杠青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221/0d8e6de98cb474f5.png)
1:本职工作做好的前提下,有时间有精力,而且是很愉悦的情况下,目标坚定发挥自己的余热,否则不要去尝试,如果一头扎进去,耽误了自己的日常工作,反而会造成工作上的困扰,甚至面临更大的威胁。
我曾经在2017年时,当时接触了几个群,都在热捧斜杠,发现网上的朋友,比同事可爱有趣,还有各种鼓励,志同道合,简直爱上他们,一发不可收拾,一头扎进去,读书,打卡,写公众号,写简书,写今日头条,每天还有自己的工作,忙的不可开交,还有参加读书会,行动营,被各种社群火热的气氛包围着,说实话,根本无心在工作中投入更多,更多沉迷于网络上,追求斜杠了,疏忽了现实工作,却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员工的角色,疏忽或者不用心,那么工作就明显的表现出来,公司请你来是为了创造价值的,如果有他们不满意的事情,首先就考虑个人在公司的价值,所以做斜杠的前提是要做好本职工作,然后在你的空闲时间,不影响整体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做点喜欢的事情,千万不可笔墨倒置。
2:时间与精力成本
对于斜杠,有爱好是好事,但是真正做好斜杠,不比现实中对正式的工作付出少,那就需要更加全身贯注的来投入时间与精力来做好它,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贯注了A,B就会少很多。
平时我们除了上班,还有照顾家庭,孩子,个人的业余,如果再加上一个斜杠,即使挤出时间来,也会把自己搞的超级疲惫。何况人还是需要些空余时间来作为思考和放松。所以要做斜杠的时候,要提前三思而后行,不能盲目追风。
3:难道斜杠是个伪潮流吗?
答案是否定的,斜杠是在做好自己工作前提下,没有其他额外的负担下,愉快,轻松的进行,比如今天对工作上一些感悟,可以抒发下,发到行业内的交流平台,做日积月累的沉淀。
其次,量力而行,给自己一个目标,但不是强制的行为,明明今天加班到转钟,还要逼迫自己去完成2000字的写作内容,可想而知,出来的效果会怎样?
还有就是要制定长远规划,比如是3-5年的规划,对自己事业上的一个补充,也就是未雨绸缪,仔细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如果暂时想不到也没有关系,在工作中留心,慢慢的培养起自己的兴趣,随时可以分享出来。
最后,就是不要盲目的追风,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还要扩大人脉圈,涨眼界,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事物,辩证的角度来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