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辙,只得裁员
01
业绩不好的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从上到下一片哀嚎,让人提心吊胆的消息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在公司的经营会议上,老大们各种质疑、挑战,甚至爆粗口,逼着大家要想办法抓业绩,到后来启动裁员的手段,喊出降本增效的口号,再到现在各个部门都陆续收到了开人的指标。好像大家在困难面前都没了办法,只能走裁员这一条路了。
裁员这事儿吧,听上去不咋好,可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似乎在所难免。
比如常见的优化性裁员,就是公司的常见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公司人才的质量,往往很多公司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解聘那些业绩不佳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
还有结构性裁员,这种在公司业务方向、或者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会使用,一般会进行组织机构的内部重组、分立,甚至是撤销。
还有就像我们公司这样的经济性裁员,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
一般网上爆出来的大公司的裁员,很多时候都是结构性的裁员。但这种裁员,不仅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也会影响公司的雇主品牌形象,所以很多时候做出这样的动作,一般都不叫慎重。
说得更直接一点,一般不到万不得已,很少动用这种举措。
02
说回我们公司的裁员。
消息本来捂得很紧,HR们已经开始执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却三缄其口,对外嘴巴严实的像比水泥封住的一般。
面对个别想打探消息的,他们总是微微一笑,露出一副“你懂的”样子,一下子就堵住了想要了解内幕的人的嘴。
可消息越是想要捂住,越是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没多久,大家一传十,十传二十,都断断续续知道了裁员的许多内幕消息。
大家相互之间拼拼凑凑,就像拼图一样,也逐渐对裁员的相关政策有了一些了解。
面对这样的消息,同事们的想法分成了几派:
一派是胸有成竹,不会被裁的。这波人基本都是公司的元老,或者中高层以及核心骨干,要么是有业绩、有贡献、有能力的,要么是有关系、有背景、有后台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掌握着裁员资格和名单的人,有种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自然是不担心的。
一派是公司的老油条。这些人在公司待了许多年,但混来混去,混到个中层,上不上下不下的,感觉继续混下去也没有多大前途的,他们很是盼望着自己在这一波能被裁掉。对他们来说,可以拿到一笔不小的赔偿金走人,重新开始新的职业生涯,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还有一派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之间的。在公司占着绝大多数,他们在公司待的时间不长,也觉得公司不错,还想在公司好好干的,听到裁员的消息难免有一丝紧张,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毕竟,现在外面的工作不好找啊。
这样一来,这段时间公司真的是人心惶惶。
03
除了员工之外,老大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各种烂事缠身,每天都是焦头烂额。只是相比较普通员工,他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整个人也更淡定从容罢了。
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看来,他们都是一帮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这样一来,做任何事就会淡定许多。
果然,钱是人的胆啊。
不过,这样不一定。有时候想想,高管之所以能成为高管,本质上还是他们见到的事更多,处理诸如裁员这类事情处理的更多,好的坏的,加在一起,经历的多了,内心也就更强大了。
总之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得苦着过。
不管怎样,希望赶紧熬过这一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