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乾文集》故事人生极品大大们的小说合集

[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67)

2018-10-12  本文已影响270人  林木成荫

                      第三部

(序号接第二部)

第六十一章

                林新成违背心愿写材料

                李杏花更加感谢林新成

                            1

农村的秋收秋种,比夏收夏种轻松不了多少,而且拖的时间要比夏收夏种长。二队的人,今年要比往年忙得多得多。因为分的东西是往年的三四倍,白天干队里的活,夜里要摆弄分的东西。分了玉米棒子以后,十几天的时间,家家户户的房墙上,院墙上,树杆上搭滿了去了外皮,由内皮编成的玉米棒嘟噜,这还不够,很多人用树杆搭了架子搭放。到了刨红薯时,每人分鲜薯六千多斤,必须搭夜着把鲜薯刮或红薯片,凡是已经种上麦子的地,也不管是二队的,还是一队的,甚至南杏林岗大队一二队的,王李庄三四队的,只要能晒红薯片的,都晒上了二队的红薯片。白天,太阳光一照,白华华的看不到边。二队的人,不是发愁今年的口粮够不够吃,而是发愁没有地方放。所以,到种完麦交余粮时,很多人都向队长林庆祥要求,再让他向大队要求要求,让各户随着生产队交余粮,也卖给粮店一部分。林庆祥向李朝阳赵少富反映了,李朝阳赵少富向朱书记反映了,朱书记当然同意,亲自到粮店进行安排,杏林岗大队二队的社员可以户交户结算,数字汇合在一起,作为二队卖余粮的数。结果,二队卖的余粮数近三十万斤,顶上近十个大队完成的任务,在全公社放了卫星,在全县也是独一无二。朱书记问李朝阳,还用不用给二队压任务了。李朝阳只笑没话说。

二队的经验,振动了周围好多大队,都开始购买起磷肥来,这让几个集上的供销社都开始进起了磷肥来。

根据林新成的建议,生产队只将晚红薯茬的一百亩地留作大秋地,以备第二年栽春红薯和种棉花,不要再种产量太低的高粱了。将五十亩棉花茬和一百亩春红薯茬地都种上了小麦,加上五十亩高粱茬,五十亩大豆茬和一百五十亩玉米茬,小麦面积由去年的三百亩增加到四百亩。所有种小麦的地,每亩上了一百斤碳铵(或五十斤尿素)和一百斤磷肥作底肥,全部换上了杆低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矮丰和豫麦703,一百五十亩玉米实验田仍作为小麦高产实验田。

生产队的传统种植结构又一次被打破。

冬天,在繁忙来到了中原。

初冬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一场寒流袭来,又下起了雨,更显得阴冷潮湿,这无疑对出来的小麦的压根和生长是有很大好处的。

林新成躺在自己屋里明间硬板床上的被窝里睡懒觉。自从开始收秋以来,一直处于紧张的劳动中,无论是体力或是精力,都是非常的疲乏,他要好好的休息休息。

李桂荣坐在缝纫机旁的椅子上,用手缝做着将要出生的孩子的衣服,不时的扭头看一下被窝里的丈夫,最终忍不住问道:“今天下雨了,朱书记让你写的材料,你还不写吗?"

林新成没有回答,继续躺在被窝里。

朱书记安排林新成写的材料一直沒有写上,客观上讲,活忙确实是一个原因,生产队的活,收秋种麦,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家里的活,他要比别的人家忙得多,父亲身体不好,妻子怀着孕,唯一能给他帮忙的,是上了年纪的老母亲。他要搭夜着,把分的玉米去皮编嘟噜搭起来,他要把分的红薯拉到一个地方刮成红薯干,晒干后拾起拉回家储藏起来。他常常熬个通霄,累得腰酸腿疼还不说,瞌睡得能要命,走着路就能睡着。

从主观上讲,林新成写这三份材料还是不太主动。如果主动了,他可以向队长林庆祥请两天假,林庆祥不会不批准的。

.林新成本已答应了朱书记,后来又为什么不主动写了呢?这里有他的几个想法。

一是,今年的玉米之所以能够丰收,主要靠的优良品种和施了磷肥,以及许站长给他的玉米管理小册子。如果不是优良品种和施了磷肥,管理再下劲,化肥上的再多,水浇的再及时,也顶多长个高大空的棵子,产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只有优良品种,没有那本小册子,自己也不知道怎样管理,顶多也只会落个林志强组的玉米那种结果,成绩应是人家农业专家的。

二是自己搞玉米高产实验田,完全是出于想让本队粮食上纲,想让本队社员多分点口粮,让林志强支名是为了避免惹是非,受到不必要的打击。没有想到,现在两个组的玉米平均下来,单产不但上纲了,而且过江了,不但在大队出名了,全公社都出名了。朱书记让写这些材料,就是为了在公社大会上表扬哩,在县广播站广播哩。虽然写的是林志强的名字,但本生产队,谁不知道是他林新成想的点子,还有他林新成领着干的?特别是把玉米棒过秤完那天下午,林队长已在劳动力面前,公开讲了完全是他的成绩,全大队就会马上知道。写时把成绩全归功于林志强身上,群众知道了是啥看法?不归功于林志强,又怎样写?李朝阳又怎样想?

三是更糟糕的是,由于自己向林队长建议,红薯,大豆和棉花都上了磷肥,产量都成倍增长,社员们分的东西多了,吃,吃不完,放,没地方,随着交余粮,交到粮店里近三十万斤,虽然以红薯干为主,但总是算成了交的余粮数,完成了四千斤任务的七十五倍,顶上近十个大队交的总数了。而棉花,亩产籽棉近四百斤(每二斤半折一斤皮棉),除每人分了五斤籽棉的手纺棉外,轧了七千五百斤皮棉全部卖给了国家(供销社),完成了七百斤任务的十点七倍,相应的,把一万斤棉籽卖给了粮店,也完成了一千斤任务的十倍。因此,生产队也落了一笔生产基金。粮棉油上交不但在全公社放了卫星,在全县也是卫星,二队将会被公社和县里树成典型,林志强将会借着自己的成绩,一路光荣的走下去。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不能光荣而难受。常言说,树大招风风折树,人有高名名伤人。因此担心,一旦形势变了,把这事当成唯生产力论,走资本主义回头路了,人家就不讲林志强了,而要把自己从幕后揪出来,当成黑参谋,狗头军师进行批判,批倒批臭,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林新成不主动写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写材料时,还要写上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朝阳的关心和支持。他也知道,朱书记让他这样写,是为了让李朝阳心里高兴,好让很顺利的通过他这一关。在玉米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李朝阳何曾关心和支持过?如果不是支他女婿林志强的名义,恐怕一开始就被扼杀了。尽管这样,他对自己还是百般挑剔。虽然后来态度好了一点,也是看自己劝走了王由功,给他解了围。后来又因为朱书记重新任了公社副书记和革委会副主任。但他的心里,还是对自己一直耿耿于怀,不相信自己会搞得比林志强好。现在,玉米丰收了,而且要比林志强的好的多,引起了朱书记的重视,要写材料宣传表扬,却要写上是在李朝阳的关心和支持下搞的,这不是滑天之大稽吗?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造成了林新成至今沒有把材料写出来。好在这一段时间是在收秋种麦的大忙季节,公社干部们也下到各大队帮助收秋种麦了,大队新来的驻队干部只是一般同志,朱书记沒有告诉他这件事,也沒有派人来催。现在收秋种麦早已结束,农忙季节过去了,天又下起了雨,林新成躺在被窝里睡大觉,仍然没有心思写材料。听妻子问了一句,心里犹如打碎了五味瓶,写,真不情愿,不写,朱书记如派人来要,怎样交待。

李桂荣问了林新成一句,见林新成没有回话,也知道丈夫一直持的不积极态度,但是,这是朱书记安排的事啊。朱书记重新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和革委会副主任,主抓农业生产,他就想抓住一个好典型去推动工作,如果不写,就对不起朱书记,就是对他工作的不支持。她想到这里,就又说道:“今天下雨了,是多好的机会呀,你为什么不写呢?这可是朱书记安排你的事情,怎么还一直拖拖拉拉的?"

林新成唉了一声说:“我真是不想写呀。"

李桂荣说:“你那时不是答应朱书记了?是不是把你作的事情取得的成绩都安在林志强头上心里不舒服?"

林新成坐起来说:“安在林志强头上我也沒有不舒服,因为压根我就没有想着名誉。只是我这些天反复想,写上李朝阳是如何关心和支持的,总觉得别扭,他关心过吗?他支持过吗?我也知道,朱书记让我这些写他,是为了让他高兴,但是,我怕形势万一再变了,又来一个批农村资本主义复辟,他一翻脸,把林志强往一旁一推,把我拉出来,说我是黑参谋,说我搞唯生产力论进行批判。"

李桂荣说:“你咋总往坏处上想啊?"

林新成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年,形势变化得比翻烧饼都快,谁能保证没有翻过来的时候。再说,李朝阳一贯的阴阳脸,跟形势跟得紧,一会儿一个样。"

李桂荣说:“我看你是被批判批胆小了,那也不能怕噎废食怕跌废路吧。别想那么多,要是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就没法活了。你不是常说,自己做事对得住自已的良心,对得住老百姓,管他别人咋对待你哩吗?沒有杂念,沒有私心,走自己的路。"

林新成问:“那你说我咋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