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爱情于你而起,友情于你而散,朋友圈里看江湖
2018年5月18日 周五 天气晴
朋友圈,爱情于你而起,友情于你而散,朋友圈里看江湖以前的世界是因为经了时间的洗刷吗?回忆起来总是隔着几分神秘色彩。
我想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没有智能手机,传统的手机功能限制了我们,我们习惯性用想象去猜测自己想关心的人在做什么?实在想的不行去个电话或发个短信息问问对方来解解想念的饥渴。
那时候挺好,记忆加载的都是我们思维主动模式优胜劣汰下的内容,而那些经了时间考验被忽略的人事就这样淡淡地游走在记忆的边缘。
现在的我们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诞生刺激了微信app的广泛使用,前几年我还在做外贸业务员的时候,就曾通过微信和外国客户沟通,微信的使用覆盖率可想而知。
刚开始接触朋友圈也就是刚使用微信的那段时间,那时候我只有三两好友,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在阳台花盆里埋了几个平时吃剩的大蒜子,大蒜子刚发芽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第一条动态,“我的大蒜发芽。”并配了花盆图,满满的自豪,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种植绿植,往后我的阳台满绿都是源于这大蒜子发芽给的瘾。
没有人点赞,没有观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个时候的微信朋友圈纯自我记载功能,我还想着QQ空间可以用来记载社交方面的内容,而这微信就当私密图文日记本用了。
可能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体验这个产品,慢慢的我们开始互加好友,大家几乎先是搬了QQ里的好友过来,往后在生活中我们慢慢积累,越来越多。
人多的地方就是江湖,现在的朋友圈人多声沸,各式人群都齐聚朋友圈。
若把时间流按顺序排列成一条线,那么朋友圈里的联系人是从过去慢慢加到今天的,很早之前加入的人很多都慢慢消失了,如果现在还能跟那批好友互见动态的都可以称之为老熟人了。
但老熟人大家之间很少互聊,我们是从过去加入的,我们的交集也仅停留在了过去,现在的我们基本在时空上过成了平行线。
新加的好友大都是新认识的,或者是当前单位的伙伴,或是当前遇到的好友或客户,或是老熟人新推荐的朋友,因此,这一批人都是带着新鲜的生活气的,我们时常活跃在这帮人群里,直至这点生活气消失。
我们不停地被生活流推着往前走,生活圈的中心缓缓地往前流淌,被圈圈覆盖的都是正在交集的人,圈圈边缘线外的我们更多的只能以怀念的方式去纪念那些曾经真实感受过的点点滴滴。
关于爱情
爱情是有保鲜期的,大学时候的初恋曾经给过我轰轰烈烈地感受,我在那场维持一年的感情戏里扮演着女主角,我当时被他宠上天,我的一切都被他关注着,我渐渐因爱上了这样的宠溺感而越陷越深,迷失自我,当时我的手机里脑子里全是关于他的信息,睡觉前也是听着他的晚安才能入睡。
我几乎以为后来的分裂会毁了我,我都已经把心交出了,我们互相为对方疯狂过,也为对方冲动过,可终究败给了“在对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这句经典语录。
那时的爱情矫情又稚嫩。各种戏份上演,当时为其心累而今半点感受无。
三年前,他加我微信,在我微信好友里躺了大半年,我都没有感受过他的存在,后来应该是他删了我并拉黑了我,我是很久之后才发现他早已不在联系人里了。
朋友圈有时也是心境的体现,对人无感了,肯定是早已放下了。
妹妹的故事
小妹少不更事的时候听不得家人劝解,执着为一个大他十岁的男人生了一个男孩,老男人只是年纪大,其他关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赚钱能力方面都算低能级别,而他的无赖耍泼谩骂的本事经了他日夜买醉的发酵功力与日俱增,小妹终于在奔三的年纪里决定于他划清界限。
经了朋友圈的功劳,我在朋友圈里发现一个老同学单身苦寻佳偶多年,寂寞无聊时日夜读书、画画、练字,日常工作也是勤恳,小妹经了那一段沧桑岁月也求于岁月静好,只求一个安安稳稳的后半生。
我抱着撮合他们试试看的想法,给他们互推了微信名片,他两倒是一拍即合,果真奔着结婚过日子的方向发展下去了,对于我,也算是功德一事。
友情方面
佳佳的故事
本不愿提笔写关于佳佳的故事,因为她曾让我心痛三天,那种心脏卡在胸膛呼之欲出的阵痛让我对此人在回忆里都避之不及,时间是济良药,当我事隔十个月再来回顾这位曾经的朋友,内心平静如水,不起波澜。
这位老朋友去年9月间与我发生一次争吵,说是争吵也不是特别恰当,因为是她吵,我听,当我听完她说的所有咆哮物,我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我不曾想过为何几年不见的故友已经将我当成了她的假想敌,她看不惯我的一切,尤其是憎恨我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她最后说了一句我们再也不是朋友,边说完边将我微信拖进了黑名单。
以为此事就此完了,在我还在唏嘘之时,她已经在同学群里指名道姓@我,进行重复事的咆哮,说与我划分界线,更诉说了我一堆的诉状,我被抨击的无言以对,一心想着这个人还是我十年前认识的那位友人吗?好几年不曾见面了,我何时得罪了她?我们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我只知道那时她未婚怀孕在家休息待产,而我一直在没有她的城市里安静的生活工作,半点交集都没有啊。
仔细回忆,也就朋友圈分享的日常给人带来大家仍生活在身边的假象了。虽然大家情感淡到连点赞之交都没了,但我就躺枪成了她的假想敌,无奈又如何,我当时的心痛大概也不是因为这人给我带来的刺激,而是为自己对身边故人渐行渐远却无奈的反应吧!
咪咪的故事
咪咪是初中就认识了,迄今为止,可以算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年数最多的老朋友了,我们也是隔了好多年的空白期,而今又通过朋友圈时常在微信对话框里热聊。
她在我们共同的老家生活,月薪虽不是很高,但生活的配套一应俱全,房车俱是全款,她的家人都对她很好,她身上透出的都是淡定从容,我们之间相处可以用舒服两字来形容。我羡慕她的安稳舒适,她仰慕我的野心自由和高收入。
朋友圈就像个过滤网,不合适的都以各种方式自行消失了,你不必追,留下来的都是愿意与你继续前行的!
你是千人一面,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有些人在你落魄时离开你,有些人在你得意时离开你。
对于离去的那些人,他们是过客,他们就像风,你不必伸手去留,你的自尊在你心底,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替你去坚守。
有些人过得不如意,受不了朋友圈里各种花样炫,从而关闭了它,眼不见为净。
有些人将朋友圈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将最好的自己展示出来,以吸引更多同路人的欣赏。
有些人将朋友圈作为自己垃圾情绪的吐槽地,在朋友圈发泄自己多余的情绪以求现实心静。
江湖人多,存在即是合理,各式人群在你身边来来往往,一切都不奇怪,按你自己的方式尽管去打理自己的人生即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社会里没有标准答案,谈不上谁的版本会更好,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生活经营的越来越接近自己内心的期许。
朋友圈,爱情于你而起,友情于你而散,朋友圈里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