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方糖云颠泠风

一月读完4本书,走上读书变现之路

2019-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暗渡undo

8月30号,我朝思暮想的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终于开营了哈哈!

第一天的内容不多,主要介绍了一种读书神器:阅读本。里面包含书名清单,阅读计时训练表,职业读书人成长蓝图以及配合各种阅读法使用的表单。我用练习本自己做了一个。拿着这个本子,有一种开学发新书的感觉哈哈!

一月读完4本书,走上读书变现之路
一月读完4本书,走上读书变现之路

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踏上了超级干货之旅!专业读书人要使用专业的阅读法:倍速阅读法。减少眼球聚焦,用手指引导并去掉默读。我测试了阅读速度,目前是350字/分。而职业读书人,阅读速度要达到900—1200字/分。

有时候,我们需要为了某个目进行更加快速的略读,这时候就要用苹果阅读法了。用这个阅读法读书,有点像语文考试里做阅读理解题,不过这时的题目是自己设定的,答案也需要写在特定格式的表格里。

有这两种阅读法护身,我们就要开读啦!读什么呢?先读四大类。主要是经典文学类、人物传记类、头部杂志类以及社会解码类。我们必须首先有选择地读好书,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增长见识,增长智慧,训练阅读品位,这是职业读书人的基础。我试着推荐了自己的3本“人生好书”:经典小说、诗集还有一本爱的解码书。

一月读完4本书,走上读书变现之路

通过读好书提升阅读品位,我们“职业读书人”还必须具备“产品感”,能向大众推荐有价值的书。这就需要一项核心技能:选书。我们创作读书产品呈现给用户,首先就需要站在市场角度选书,也就是选题。选题是知识产品的脉门,是入行最好的敲门砖。有一个好的选题,就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选书要使用“软硬兼施”思维:软思维-围绕市场热门品类,根据自身喜好或擅长领域选择,或者按出版社进行检索,还可以参考名人、KOL推荐;硬思维-看书城销售数据及豆瓣评分,关注撰稿平台的调性以及是否推过这本书。有了这两招,我们就可以从新书速递的橱窗里,挑选出什么书可能会走红。

为书写推荐语的时候,有四个思路:提炼三到五个核心要点,从封面、封底、腰封寻找卖点,围绕目标读者痛点肯定,总结书的特色。我预测了一本心理学品类的书《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

根据个人需要,需要对某些书进行精读。要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就要边看书边做笔记。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记忆的基本机制存储和提取,二者是负相关的。存难,则取易。我们如果花时间费力地积累素材,以后的创作就会变得相对轻松。这时,另一个神器也登场了:“纳博科夫读书卡片”。顶级大师纳博科夫和钱钟书都是卡片读书法的重度用户。卡片分为“我见”和“我思”两个部分,分别用于摘录原句和陈述想法,想法写300字左右为佳。

可不要小看这个操作哦!一天写3张,一年下来大约就是1000张!数量注定非常可观,于是做好分类也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可以按智、慧、聪、明四个维度进行分类。 “智”是原则、方法类信息(术);“慧”是道的层面、不一定经过事实证明的信息,如道德经(道);“明”是专业人士的有深度的观点、洞见;“聪”是趣味、审美之类的作品。

要积累好素材,就要知道如何甄别好素材。顶级素材通常具备四个特点:能打破时间线,去清单使用信息流,善用原型和隐藏喻,感情真挚。我鉴赏的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如果我们读书,是为了通过自学,迅速提升某项专业知识或能力,这就需要AI式批量阅读。这时要用一个大招:主题阅读法。这是一项组合技能,分为四步:先搞清阅读动机和目的,再用前面讲的软硬思维选5—20本书,然后用倍速、苹果、卡片法阅读输入,最后整合成笔记或音频作品输出。主题阅读法应用在撰稿实战中,就是列书单。这是一项超级闪亮的技能!书单是职业读书人打造的入门级产品。好的书单需要注意三点:有用、有趣或有料;数量不要超过5本;描述采用文案金句式或私密安利式(500字描述X 5本)。我结合自己的职业经验和当下需求,锁定了一个月内的阅读版块,列了一个包含五本书的精力管理主题书单。未来一个月的任务就这样明确了出来哈哈!

说到自学,如果我们要攻克的是专业问题,想让自己快速在某一个方面达到精通,成为学霸、学神、大师,改变人生命运走向,可能还需要特别的阅读法助力。北大数学学院博士后核聚老师,为我们讲了一种顶级高手使用的终极阅读法:费曼读书法。从头尽量往下读,遇到不懂的,返回第一页,再次从头读起。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这样才算是真正“把握住”了一本书。

我觉得如果想把读书撰稿当副业,那么在最初阶段可以按以上的路子,围绕某个主题选定5本书,用各种阅读法精读之后,分别为每本书写1份苹果阅读表、5张读书卡片,最后以撰稿人的身份写1条推荐语,并把5本书写成1篇2500字的主题书单文章。我觉得可以以主题为单位,针对每个主题之下的书,都这样操作。等练完第三个主题,基本上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读书撰稿人了!

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只是止步于业余撰稿。我还要升级做职业读书人,成为自由职业者,这需要具备更进一步的写作能力。但能力的底层驱动力,是初心。书写我的故事,我的视角、我的感受让作品拥有灵魂,这是最有力量的,也是写作者击穿读者心智的奥秘。

我们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再次讲到纳博科夫卡片。读书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元。荀子说:能积微者,速成。这就是顶级的创作心法。写作者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写一些卡片,从写好一张卡片开始。借助于卡片进行的独立思考,令我们的洞见更加深刻。思维世界是我们人类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基于思维世界这个IOS的,剩下才是那些类似于APP的技能和信息。始于一张卡片的创作,就是在对自己进行思维迭代,这就是成长。

关于创作的问题,都是思维世界的问题。费曼说: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对于写作者来说,那些读过、学过的东西,凡是不能写作输出的,就是还没理解。人的基本公式是:人=信息+模式。模式这一块,是在行为模式中,塑造思维模式。这样进行下去,我们的思维世界逐渐有序,以后做事都能有“算法”,而不是多而廉价的“想法”。算法才是精进的捷径:用行动检验想法。最快的突破方式,就是升级算法。由低效的加法模式跃迁到高效的微积分模式,自然地导向成功。这个跃迁也是来自核聚老师的“进步回路”-任何高效学习、做任何种类的学习的核心算法。一句话表述就是:若想急速前进,必须高频回顾。高效能的写作也是如此,这个模式就是创作回路:

写一张卡片,知道它是怎么写的,回顾写过的卡片避免遗忘,然后再写下一张卡片。

这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想要超过大多数人,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只要牢牢把握住那些你能把握住的东西,就好了。

写作这项能力,需要极高的心智水平。因为语言的本质就是思维。那么怎么提升文气?就是用费曼读书法反复读四大名著等经典美文,跟随品鉴大师消化和理解。因为古典文化定义了社会文化,古典作品定义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在信息输入端,必须腰加上经典内容。不仅要我手写我心,还要把自己融入主流。

在西方文化历史上,有一种故事模式叫英雄之旅。经典著作《千面英雄》构建了当代神话学理论的全新体系:追溯全世界几乎所有神话体系中与英雄历险相关的故事,并从中揭示出相同的英雄原型。《星球大战》也是受其启发诞生的。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故事是传播的第一法则。不仅有利于对外传播自己,讲好自己的故事也是塑造自己影响力、成为KOL、知识IP的最有效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叙事自我”相对于记忆自我,更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定义,激发我们自身的能量。我把已经复盘了十几次的个人经历,又按英雄之旅模式复盘了一遍。从晚上8点一直写到凌晨3点,真是觉得时间飞逝。

阅读大师作品,我们总会有常读常新之感。其中的奥秘就在于风格。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中对风格的定义是:有效运用词语来吸引读者深层次的关注。它可以确保清楚地传达信息,赢得信任,给世界增添美。好的风格没有标准定义,我们可以先从基础,“古典风格”练起,建立起自己能完全理解和消化的风格。清楚、简洁,呈现事实不偏不倚,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把一大批人甩掉了。

重点练习的写作类型有三种:书评,分销文案和精读文章。我们用到的科学手段是写作轮盘算法,影响力法则以及认知心理学原理“去清单&重密度”。对于想打造个人品牌的写作者,输出精读文章是必经之路,也是捷径。跟写书评一样,都能够直接提升写作水平。我也考虑是否要把精读文章,作为公众号的主打品类。不过还是书评简单一些,先把书评文章练到上手再说吧。

在知识付费领域,写作品类还有讲书稿和拆书稿这两种,它们是音频节目的文字稿。听书稿的创作要领是瀑布+幕布:用自身知识能力,以线性信息流的模式,把书的精华交付给用户;拆书稿则是对书的内容进行重新策划编排,把书拆成5-10个部分,每个部分取一个独立标题,加入与实际生活相连的素材案例,使内容要更接地气,更合用户胃口,有趣且有料,带给用户切实的启发。

做产品经理,成长蓝图有四步:定义自己的IP使命——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夯实技能蓄势待发——悟道-打造强势文化——选题造物。我给自己设定的成长计划是,今年最后三个月着重训练写作技能,读20本书,完成5篇深度书评或拆书稿。明年上半年读30本书,一边保证每月4篇的稳定输出,一边策划自己的知识付费产品。

之后,我们学习了两个已上线产品-书单课的打造全过程,又围观了十位前辈的十个知识产品。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小冰老师说的,“想法千万不能局限住”。到了产品经理这个段位,从前辈们的选题上看,大部分都已经脱离“读书产品”这个小框架了。但其实产品的制作过程,用到的还是“读书”“写作”这两大块的技能,我又再一次明白了这两项基本功的重要性。

然后我又突然觉得,小冰老师这一个月的训练营,其实就是办了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啊!而且还是学习、就业、发展一条龙的。虽然一开始老师就明明白白地说了,但我又是现在才真正理解了。这不就是我要的滑板鞋(?)吗!我也好想成为老师这样的人啊!做这样积极影响社会和时代的事。

另外,前辈们的选题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之前《产品经理成长蓝图》讲的“造物”那一小节:研究用户,根据用户选赛道。

用户基数大: 如变现、生活、教育,这几个方面,就是几乎人人都需要、都不会拒绝的;服务够垂直:有自己“真正了解”的专业领域,能精准吸引个人用户。我发现其实还要一点特别关键那就是:靠个人力量就能启动。比如留学DIY和简历优化。这一点,有些人的本职工作就自带优势啊!能够实现与用户一对一服务。

而且,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公众号是如此重要!已经离开职场,工作职称这方面没有专业性的优势,要想脱颖而出大概只能靠打造个人IP了。我还是要多更新文章,定向积累粉丝,毕竟他们是我未来知识产品的潜在用户啊!

最后是关于如何组建线上和线下的读书会。

先不说那些遥远而未知的“奇妙”人际关系,线下读书会带给的最直接收获就是:我可以和更多人-也就是我的潜在客户接触,建立实际联系,这对于我公众号快速涨粉的目标,作用应该是非常直接的。如果我后期再上架自己的知识产品,客户信任度这方面说不定也会因此得益,这就会对产品的变现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其实看到前辈的案例,我就想,如果为了让自己学得更系统、保持勤奋,我用不着折腾这种项目,就已经具备这种自律了啊!对于其他前辈说的“意义还是挺大的、一笔无形收入”,我并没有太大感觉,因为我觉得毕竟我的主战场是线上,而且线下读书会还不能取得收入,那么它对我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嘛!复盘到这里,意义已经出来了哈哈!就像老师说的:做这些事,其实都是在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很多事情比如资源、关系还有财富,其实都是我们优化人际关系的副产品。

真的是这样。工作多年以后,人容易变得“无利不起早”。但要做产品经理,这段或长或短的前期用户积累是必须要经历的。没有这个过程,后期产品推广上就很可能会面临问题。多亏我现在还有公众号这么一个,能让我马上体验到“收益感”的私人项目,不然我可能把上面这句话,当做假大空的道理一听而过了!

最后我还想感叹一番:互联网虚拟社交盛行的时代,读书会这种线下接触的方式,真的会比线上沟通,更能使人与人之间迅速建立起信任关系!这几年我几乎都是0社交,也许读书会项目,真能让我重新发展起现实的朋友圈来,回归正常生活。

线上读书会的话,我想做一个比较小众的:帮助以INFP为主的理想主义者,自我探究和成长。读书会的使命是让每一个INFP找到自己的位置。读书会成员之间相互赋能,共同疗愈,我们一起“养育”自己,探索自己,一起完成温暖他人和世界的人格使命。“探索自己,温暖世界”是我们的slogan。

训练营让一个月的时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疾驰而过,课程已经结束好几天了,我还没有回过神来。这一个月我每天学习5小时,共看了四本书,阅读速度已经达到700字/分,提高了一倍,现在平均2天就能看完一本书。我要保持住这个状态,接下来的一个月还有5本书、100张读书卡片等待着我哈哈!

就此搁笔~最后祝大家和自己,在读书变现这条路上学有所成,勇猛精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