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1份时间里取得N份成果?
2017年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各位小伙伴是否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年度规划,并自觉推进、执行了呢?
春节假期,我在“三节课”学习了一堂名为《用结构思考力教你做年终总结&新年规划》的专题课。授课老师是结构思考力学院创始人李忠秋和“三节课”发起人布棉。
跟随课程进度,我完成了线上听课+实践作业,几天下来收获挺多。我发现自己在说话、写作以及做工作总结/规划等方面,更有思路和方法了。
在本文中,我总结了一些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预告:前方干货密集,请自备水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需要和别人沟通、交流,乃至说服对方、博取认同的情况。我们有时口头表达观点,有时借助文字工具。
在此情形下,如果你不能在短时间内清晰流畅、逻辑缜密地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却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是难度颇大、胜算渺茫。
设想一种更极端的场景: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了一整年,但由于你不会写工作总结,不知道怎样分类、归纳、概括、高效表达,你的总结最终将让自己的成果黯然失色。
很多公司开总结会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鲜明对比:有人的发言逻辑清晰、妙趣横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有人的发言思路混乱、琐碎冗长,让人昏昏欲睡。
其结果是,后者将沦为前者的陪衬,虽然后者的业绩不一定比前者差。
如果你也是后者中的一员,类似场景的公开发言,显然不会为你的个人品牌加分,甚至会减不少分。
由于你没能全面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业绩,领导对你的评价很可能大打折扣,而潜在的晋升和发展机遇可能离你而去。可以说,学会清晰、有力的思考和表达,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实用。
李忠秋老师认为,学习结构思考力,可以显著提高思考和表达效率。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源自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结构思考力运用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特点,对金字塔原理进行了诠释。
干货一:结构思考力的四个核心原则——论、证、类、比
论:结论先行。在发言或论述的开头,先把核心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或读者快速明白你的想法,节省了沟通成本。
证:以上统下。围绕核心观点列举若干分论点,核心观点统帅分论点,分论点支撑核心观点。在每个分论点中,再用案例、事实、数据来论证阐述。
值得提醒的是,分论点设置3~5个为好。论点太少显得没有说服力,太多让人失去倾听的耐心。
类:归类分组。要运用分类思维,对庞杂的事实、案例进行分组归类。这样能让你的表达清晰全面,容易记忆。对分类的要求是,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即不重不漏。
如果几个分论点之间出现了重合或遗漏,整体上就会显得逻辑混乱、思维不严谨。
比:逻辑递进。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所有的分论点。你可以按重要、紧急的级别排列,也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样既显得逻辑感强、层次分明,又能保证重要内容优先阐述。
干货二:运用OKR思维制定年度规划
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一定听说过OKR。这种内部考核制度最早由英特尔公司创立,目前广泛应用在谷歌、甲骨文、领英等众多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中。
OKR的中文名就是:目标和关键成果法,英文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特点是:过程可衡量,目标更加聚焦。
与目标导向的KPI不同,OKR更关注过程,通过制定一系列关键动作,经过严格执行,目标将自然达成。
布棉老师介绍说,学会运用OKR思维,我们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包含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的年度规划。制定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制定个人年度大目标(大O)。大目标的制定有一定讲究,既要有野心,也要可触达,比能力范围高出30%是合适的限度。这个难度会引发你的焦虑和担心,激发你的斗志,而通过努力又有希望实现目标。大O的数量最好不超过5个,太多不利于聚焦,精力有限很可能完不成。
其次,拆解目标达成的方向(小O)。小O是从大O中分解出来的,是其具体化表现,两者具有强关联。小O的难度比大O略大,更有挑战性。
第三,给每个目标制定关键成果(KR)。KR与O是直接挂钩的,必须是确切的、可量化的,涵盖时间、数量等要素。例如:对比“新用户注册转化率提升30%”&“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前者就是更好的关键成果。
最后,给每个KR做行动计划(to do list)。to do list即若干个日常工作事项安排,一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细化到具体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项、达成什么效果。
这是我的年度计划,供你参考。制定年度OKR之后,你的工作和生活将更有方向感、节奏感,每一阶段的工作、生活将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
未来,你的目标更清晰、精力更聚焦,全力以赴攻克重要目标和任务,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而不会在杂事、小事上浪费太多时间、精力。
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就可以方便地制作出一份专业的年度规划。擅长手绘的小伙伴,也可以亲手画出漂亮的蓝图。请拿出一张纸、几只彩笔,现在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