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6期“善”专题活动。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少年坐在一块石头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
此时,一位教书先生恰逢此处,他听罢后站住脚,一手捋着自己灰白的胡须一边摇头叹息:“非也。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少年睁开眼睛,气鼓鼓地冲他喊,“先生何出此言?你怎能因为自己的不如意就道人性本恶?”
“哦?那你一个资质尚浅的少年郎,又岂能妄言人性本善?”
那少年竟一时语塞,眼睛直直地瞪着先生,半日不曾言语。
“那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先生边捋着胡须边笑。
“赌就赌。”少年一腔热血地答应他。
少年跟着先生一同前往附近的村落时已临近傍晚,村子里的老少妇孺其乐融融,皆邀请他们共同就餐,其慷慨大方之情溢于言表,二人见推辞不过,只好从命。饭毕,少年露出得意之色,“我二人与他人素未谋面,他们却待我们如此友善,这如何不是人性本善呢?”先生颔首微笑,“非也,邀我二人就餐之事不关系到个人利益,无非是些小恩小惠,不足以说明人性本善。”
“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先寻一处地方落脚。”出于尊敬,少年并未反驳他,而是指指偷偷爬上树梢的那轮明月。
“也好。”
他们二人便寻了一家看起来些许简陋的客栈入住,俩人带着疲惫很快便进入梦乡。次日,他们离店时,那少年故意将一块随身携带的玉佩丢在枕下。
“先生,我将我腰间的玉佩故意落在客栈了,倘若明日我再去取,可否取回?”少年饶有兴味地问他。
“玉佩可是十分贵重?与黄金比如何?”先生问道。
“嗯,并非贵重之物,只是我一个儿时玩伴赠予我的一块普通玉石而已。”少年带有几分疑惑回答。
“既如此,你明日去取,定然能完璧归赵。”先生捋着胡须,胸有成竹地点头微笑。
次日中午,两人又回到那家客栈,少年还没开口,就已经看到自己的玉佩摆放在店小二面前的桌子上,少年取回玉佩,对站在一旁的先生说:“先生昨日说的果然没错,难道这次仍不能说明人性本善?”先生捋着胡须摇了摇头,没有言语。
少年急忙跟上先生,只见先生走到几个乞丐面前,掏出几块碎银子悉数给了其中一个乞丐,而后拉着少年在不远处的茶桌前坐下喝茶,少年不解地端着手里的茶眼睛直直地望着那几个乞丐,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远出于他意料。
那个幸运的乞丐接过先生给的碎银子,感激涕零地向他俩一连磕了几个响头,待他们走后,乞丐旁边的几个同伴一拥而上,试图从中分一杯羹,那个乞丐将银子死死护在胸前,另外几个乞丐你推我搡着,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银子从他手心里夺过来。忽然,那几个人似乎是恼羞成怒,他们将那个乞丐推倒在地,那个乞丐即使趴在地上仍不忘护住胸前的银子,见状,那几个人已然气急败坏,一阵拳打脚踢过后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乞丐四脚朝天、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眼睛仍死死盯着同伴离去的方向,手心里空空如也。
少年震惊地转过头望向先生,还没等他开口问,先生幽幽地说:“嫉妒往往使人丧失理智,摒弃善念。人性之恶啊。”少年又接连问了先生几个问题,他却只摇头并不作答。
当晚,他们又在那家客栈入住,进入客房之前,先生刻意从贴身衣物中掏出一块洁白无瑕的白玉,并向少年说明此玉的珍贵,世间少有。入睡前,先生将玉置于枕下。
次日一早,枕下的玉却不见踪影。少年得知后虽未言明心里却已知七七八八,他低下头向先生道:“先生赢了,只是可惜了那块好玉了。”
“何来输赢一说?世人皆知人有欲念,为一己之私做尽伤天害理之事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虽如此,仍不乏行善积德之人乐善好施,心怀怜悯之心。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我们身为凡人,皆善恶同体,在于如何克制,无论善恶,善之过者亦可称之为恶,恶能控者又如何不能称之为善呢?”
少年心悦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