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精粹读书有感暮潇潇诗文

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有目的地“刻意练习”|樊登读书会《刻意练习》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3559人  素心成长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天气阴

昨天注册了樊登读书会,听了第一本书《刻意练习》。

这本书是我最开始了解知识付费时正流行的,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在他们的文章或课堂上提到这本书,所以我特意从当当网上花了几块钱买了一本电子版。

粗略地阅读了一遍之后,我对那些在自己的文章或课堂上推崇这本书的老师们愈加敬佩起来,他们是怎样从这本枯燥无聊的书中推演出那么多有价值的理论的呢?

但是通过听樊登讲解这本书,我竟然觉得这本书其实真的还不错。

《刻意练习》的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安德斯  艾利克森博士,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本书首先向我们披露了“天才的真相”,通过莫扎特、帕格尼尼等“天才”的实例告诉我们,所谓的“天才”,并非真的天生具有某种神力,而是后天通过“刻意练习”才取得的成功。

什么样的练习才是“刻意练习”呢?我们也一样在努力的练习,为什么就成不了天才呢?艾利克森告诉我们,练习的方法有两种,我们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采用的都是第一种,叫做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去做某一件事,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练习方法。还有一种有目的的高效练习方法,那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四个特征:

1、有明确的目标。

2、练习时务必专注。

3、有反馈。

4、走出舒适区。

艾利克森还告诉我们,很多人没有能够成为“天才”,大多是因为自己心理层面的障碍,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大脑的适应力,远超一般人的认知。

比如科学界曾经认为,成年人的大脑布线已经固定,但是通过对伦敦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发现,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此外对马拉松、跳水等项目地研究也再次证实人类身体的适应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这些证据都表明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人类的潜能可以被构筑,而非简单地发掘。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还提到一个概念:心理表征。当大脑和身体不断适应新的极限时,就能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将杰出人物和普通人区分开来的正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

那么什么是心理表征?它是一种与我们大脑中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观点、信息或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下意识”

例如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亚历山大  阿瘳欣,可以同时接受26人的盲棋挑战,成绩还不错,不是因为他是记忆高手,而是因为多年的刻意练习形成了符合他的心理表征。

要想建立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就要“刻意练习”。运用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图。

《刻意练习》这本书还为我们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刻意练习”。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有想要学习画画、写作的梦想,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1、找到一位好导师。经验丰富的导师可以观察、示范、反馈,并设计克服缺陷的练习。

没有导师怎么办?自己创造刻意练习的机会。

2、三F原则。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 以及纠正(fixit)。

3、保持动机。着手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很多人认为能够坚持练习的人都具有罕见的意志力,这是不对的,能够让人们坚持练习的,是动机。

艾利克森通过研究大量的杰出人物成长经历,总结出了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爱迪生的那句“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的名言,既是对“天才”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刻意练习》这本书最好的诠释。

我们常常无比羡慕那些领域里的杰出人物,其实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有目的地“刻意练习”而已。

你想成为天才吗?不如也开始利用书中的方法刻意练习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