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
7月12号返洛,没有进入家门,在排队核酸期间,就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直接拎上箱子,被救护车和一干人等“群发”至集中隔离点,过上了一周不见天日、饭来张口的女王生活。
期间,吃上了想念一年的洛阳家常饭菜,馒头、包子、豆包、玉米糁汤、鸡蛋普穗面疙瘩汤……供餐单位是上帝美食城,味道确实不错,我每日每顿必拍照,藏于手机。
偶有同学朋友联系,便如实相告。集中隔离期间,终日无所事事,与床为伍,却并不能深度睡眠。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只剩下一个微信,两个号码。
有一个心理学相关的培训课程,本来安排在五月份,因为照顾我调整至7月中旬,最终我还是因暂时丧失自由而无缘本次课程,遗憾的心,无以言表。
师范同学栾川聚会,我也只能连连麦,看看视频,端详端详照片,看他们童心未泯却已油腻中年,一个个文质彬彬的老师,兴奋得在“双升”之后信誓旦旦、一醉方休,实际上是“呼雷大雨点小”,其实不胜酒力。即便如此,这样的场域,也着实让场内场外的同学与青春撞了个满怀。
被隔离时,想回家的感觉是真实的;隔离结束,想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渴望是真实的;大鱼大肉、胡吃海塞、熬夜两天,最伤的是身体……
一年不在家,有很多事情要办,有很多人要见,母亲的老年生活安顿、搬家,我的省级课题结项,还有很多琐事,大大小小,杂乱无序……
我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人,不擅长主动表达,也不会说不和拒绝,于是,我病了……
那感觉真不好,不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睡觉,也不能大大方方干干脆脆地拒绝,还做不到开开心心大大咧咧地享受,说白了,是心累啊!
这些天,脑海中跳出来最多的一个词,是替代。我无法拒绝,可能是内心产生了替代性需求,误以为拒绝了别人会让人家不舒服。同时,也许别人也有替代性需求,误认为想聚会畅聊、觥筹交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的身体可以承受的……
这种替代性感受,也会更多地出现在亲人之间,可能是替代性创伤,替代性需求,替代性满足,替代性行为等,出发点源于爱,但归宿可能离爱越来越远。
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真实表达自己,真诚沟通,守好自己的边界,不仅是爱自己,更是爱他人。良好的关系,从如实如是地表达开始,从真诚的非暴力沟通开始。不盲目替代,才能无限接近自己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