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物出击》带来的写作感悟

2021-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菲的后花园

论《动物出击》带来的写作感悟

晚饭时候,电视里随机播着《动物出击》,一瞥那画风和影片名字,我会习惯性地要求换台。但今天的我连换台的要求都懒得提了,想着草草吃完晚饭就继续看我的书。

不料就这么随机的一播,竟在某个时刻对这条狗产生了感动。

这是讲述一个小女孩在一条狗的帮助下粉碎叙利亚恐怖势力偷运导弹的事。

这是一起关于环境保护的环保影片,也是一起关于努力就有希望的励志片。剧情不算很紧凑,逻辑也不甚严谨,作为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就会看到里面可圈可点之处。在此不赘述。

如果以欧美片剧情来看,名为布鲁斯的家犬,便是里面的英雄。只是里面讲述的套路却没有太多“英雄蜕变之旅”的剧情。说句老实话,看完全剧后,我对家犬布鲁斯抑或是小女孩的蜕变,都没有太深刻的感触。

全剧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剧终:布鲁斯选择牺牲小我,捣毁一起大规模灾难的决然。

我在这里之所以用决然,而不是选择,是因为布鲁斯由始至终给我的感觉都是它是主导者也是指引者,它最后的选择只是做了它本该做的事而已,只是做这个事的过程中,一如既往的笃定,未曾出现过动摇。

这其实不是我想看的,我最想看的是:我觉得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有犹豫的时候,布鲁斯究竟是怎样能一如既往表现如此稳定的?在这个影片之前,它究竟经历了什么?或者说:它在成为家犬之前,它究竟是谁?

这个影片对观众,尤其是孩子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但是因为没有个体矛盾的对比,让我觉得整个剧情显得有点强塞道理的感觉。

由此得出的一个写故事的感悟是:要抓住观众/读者的注意,除了制造刺激点外,还要让观众/读者有所获。但不能为了让受众有所获而强塞,一切都要建立在人物特性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发展。该矛盾的时候矛盾,该冲突的时候冲突,该自然的时候自然,不能为了完成作者的心愿,而扭曲了受众的认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