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吴东辉说心理

家庭教育指导师网的导师认为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间的一种现象,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

孩子爱攀比这个现在是比较普遍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攀比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家长不要慌乱教育。出现攀比心理的时候不一定全是负面影响,也会有积极的情况出现,比如,在学习上面,“今天他考试比我考的高,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他”,这样会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赶超别人。但是最后的关键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

孩子天真无瑕,心灵纯洁,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但儿童未能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儿童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常为父母所忽现。

家庭教育讲师知道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把自己的子女当作掌上明珠,儿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与别人相比来显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会让儿童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

有些家庭条件一般有的什么是不好,家长自尊心比较强,怕孩子在学校被别人欺负、看不起。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东西的时候,马山就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也买一个甚至要比别人的好,哪怕是自己自苦在累也无所谓,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解决攀比心理?

不能一味的满足,要适当。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注意,小孩子都是喜新厌旧,看见别人的新玩具自己就像要,很多的家庭总感觉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孩子想要就给孩子买,家长辛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可是这样无限的溺爱,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时间久就会越来越夸张,孩子的虚荣心总有家伙在那个招架不住的那一天。

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建议家长在孩子3-6岁的阶段就可以多给孩子培养金钱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出门想要买什么东西要让他自己知道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干家务,给零发钱,让他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这样他的金钱观也会慢慢的树立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多做一些家务,也减少孩子在物质上攀比的意识。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小时候都是从模仿之中建立习惯,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儿童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人父母好的习惯要从自身做起,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时刻为孩子做表率,让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那怎样引导或转移孩子的表现欲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书法、唱歌、跳舞、手工等其他的内在素养与能力,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这种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能力,才是赢得别人尊重、赞扬的利器。我觉得阅读是对孩子最有用的本领,纵观古今,爱好阅读的孩子,不一定大富大贵,但都是过得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阅读,内在越充实,就知道自己的所需所求,做个真正的自己,开开心心的就够了。

家长应该知道,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能绝对服从的,要视情况而决定。如不断给予满足,将不断深化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长太过宠溺孩子,总是让孩子从小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有了不正确的金钱观念。家长首先应当以身作则,改善自己的消费观念,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生活细节上给孩子做出榜样。要知道孩子对家长都有一定的模仿心理,所以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口头的教育不如行动来的更有感染力 。

许多家长表扬孩子的方式是使用金钱,话说这或许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也很容易使得孩子变得唯利是图。家长们可以用一些孩子喜欢有真正需要的东西做为奖品,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积极性,养成用自己的付出得到自己心仪东西的正确心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