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
这是80年代川西北一个很普通的、甚至有些闭塞的山村。说它闭塞,是因为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在十七八岁之前,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离家十几公里远的镇上的集市,而那也是屈指可数的次数。
那时候,虽然已经牵了电线,但是经常停电,大部分时间都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是在一个玻璃瓶子里装上煤油,也不知大人们用什么材质做了一个小拇指粗细的管子,再将管子擦过瓶盖中心的豌豆大小的小圆孔,然后用棉花搓成细长的条,穿过小拇指大小的管子,这就是灯芯。煤油灯的光线暗淡,只能照亮房间的一角。上学的孩子们用照着它做作业,倒也没说看不清。
煤油灯最怕吹风,风一来得赶紧关门,不然就把火吹灭了,又得费一根火柴。如果是端着油灯走路,不但不能走太快,还得一只手护着火苗,防止被风吹灭。
村子里有十来个一般大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有。从小,他们就天天在一起玩,春天一起捕蝴蝶,捞小蝌蚪;夏天一起粘知了,打扑克牌;秋天一起上山打猪草,放牛;冬天天没亮,就一起打着火把去上学,通常都是女孩走中间的,前面举火把的和最后面的都是男孩子。
孩子们慢慢长大了,开始有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那时候的自行车都是前面有横杠,后面有座的那种,上街或者走亲戚的时候,爸爸骑着自行车,孩子坐在横杠上,妈妈坐在后座上,一家人就这样愉快的出发了。
当大人不上街也不走亲戚的时候,自行车就成了孩子们的宝贝,他们自己学起了骑自行车。小一点的孩子腿太短,就从横杠下面的三脚架把腿伸过去,照样也能骑着跑。这样骑就是跑不快,但是好处是很好控制,不容易摔跤。
个子高一点的孩子就会大胆的把腿从横杠上跨过去,像大人那样骑,跑起来的时候,风呼呼的从耳边刮过,飞一样的感觉。
最爱骑自行车的是男孩斌和女孩小雨。他们俩经常一起骑自行车玩,每次都是斌在前面带路,小雨在后面跟着。一边骑着,一边还说着话,当然是用吼的。每一次的路程都比上一次远一些,来来回回,一遍一遍的置身于身心飞扬的欢乐中。
有一次,他们越骑越兴奋,眼看着小雨赶上来了,斌不由得加快了速度。骑出老远,斌才发现他说话没人回答,便回头一看,哪里还有小雨的身影,斌赶紧调转车身往回骑。
果然,小雨摔到了路边上,已经被一对路过的老夫妻给拉上来了。所幸的是,刚好路边上有几棵小树,拦住了小雨和自行车,没有摔到下面的水沟里,总算是有惊无险。
时间在指缝中一点一点流逝,男孩和女孩也在慢慢的长大。后来,他们骑自行车的时光越来越少。
男孩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小雨也知道。几乎每年都会发作一次,有时候甚至两次。男孩发病时,要么吐血,要么便血,他的父母就会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去,村里的小伙伴就会自发的到他家帮忙喂猪喂牛什么的。
每次住院时间都差不多十天左右,男孩每次回来都脸色苍白,然后整个人窝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样子。小伙伴只要一听说男孩回家了,都迫不及待的去看望他,给他带一些自家的好吃的,再跟他说说他不在的这几天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记得十七岁那年,村里大一点的孩子毕业,要给老师买卡片,大家就一起骑着自行车上街去。因为人太多,自行车不够。那一次,小雨坐的斌的自行车后座,也是唯一一次两人共坐一辆自行车。
斌十九岁这年的冬天,同村一个去城里打工女孩回来了。她绘声绘色的给大家描述着城里的样子,从来没有走出过山村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外面还有这样一个自己不曾到过的世界。
斌也很向往,这是好几年一来,唯一一次时隔一年也没有发病了。斌期待地说:“等过了年,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城里打工挣钱……”小伙伴都为他高兴。小雨开心的说:“那你回来的时候记得给我们买糖吃啊!”斌爽快的说:“好,买各种口味的糖,给你们带回来,让你们吃个够。”
时间停止在年初二这天下午。小雨记得,那天是有太阳的,不知道为何那年没有去走亲戚拜年,刚好在家。大概三四点的时候,听着隔壁传来了哭声,小雨轻轻的走到屋外……她更加确定了,哭声是从男孩家里传出来的,那是他那伤心欲绝的父亲发出来的。小默默的回到了屋里。
两年后,小雨去到了城里打工。她最爱买糖吃,各种口味的糖。她一边吃着糖,一边想着:“这会是斌买回来的口味吗?”谁也给不了她答案……
但小雨却再也没有骑过自行车……
每当看到城里排列整齐的共享单车时,小雨就会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祈祷:祈祷天堂没有病痛,祈祷天堂也可以打工挣钱,然后买很多很多的糖果,永远也吃不完……
【无戒学堂打卡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