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116)
雪小婵说:俗世的烟火,有着温暖而妥贴的可爱。因为和现实生活丝丝入扣——隔壁母亲骂孩子的声音、老人的叹息声、公园长椅上搂抱着的年轻人、中年女人手里那一把俗绿的香芹……
午睡在楼上小孩子叮叮咚咚的奔跑声中惊醒,是奔跑吧,或者是抛掷玩具,或者其他玩法也未可知。只觉得迷糊间突然就咚咚咚,从我睡的次卧过去又过来,然后一阵咣咣当当,再就是……我醒了,然后上面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嘈杂起来了,越发不清楚声音因何而起,去往何处了。
楼上住了一大家子人,有岳父母,有中年夫妻,还有三个女孩子,大的是个小学生,小的是一对双胞胎,学龄前的样子。
上次来上海,女儿就说楼上人家住的人多,自然吵闹起来动静也要大的多。尤其是早晨上学前,晚上睡觉前,节假日周末几乎就是“锣鼓喧天”,欢呼开始,庆祝结束。其实女儿说的情况上次感受并不深刻,暗想许是天气好,居家的时间少吧!这次刚一来就猛烈感受了一蛋,一如上海这个季节的天气,热情奔放,一言不合就让人心烦气躁。
来上海第一天,看到四十度以上的高温,但就高温整整比家乡高了十度,再看低温更是差距大,我的家乡低温二十度左右,这里的低温也在三十五度左右,如此唯有躲在家里孵空调,根本没有勇气移步户外一步。看来南方人嘴里的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
晚饭后和那人,两个孩子一起去散步,外面比想象的要好很多,有微风陪伴,热度减了大半。一家四口出了小区,一路向北,穿过前面的别墅区时,看到一大块地又在开发,孩子们告诉我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建,心里自然是欣喜。记得买房时售楼小姐曾提到过周边学校,商场规划,后来住进来许久不见动静,我们曾一度怀疑这只是开发商的一个噱头而已,如今开着商场学校先后建了起来,心里怎能不欣喜呢?要说,孩子这地现在住着虽然购物啥不是太便利,但住着清净,周边全是圈起来的地,人少,车少,晚上走出去,很是惬意。
回来的时候,路遇很多遛娃的年轻人,散步的中年人,老人。相比白天的寂静,夜晚这里还是要热闹许多。不时有晚归的打工人匆匆骑车而过,偶尔开过的私家车无不昭示生活的艰辛和希望,有家的召唤,生活虽苦也踏实。
生活原本这样通透而真实,如电影里的人物。各人有着各人的心酸,又有着各自的惆怅,然而都会在烟火里生活下去——尽管挣扎。
喜欢这里的清净,更喜欢这里的烟火气。晚饭后的散步时,这里生活中最繁盛又最具张力的方式,从孵空调到迈开腿走到外面,是勇气,也是一种习惯。除此每天的日常都被烟火气所充斥,不是做饭,就是在买菜做饭的路上,或者干脆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饭聊个天。
一天看似无聊,实则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