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则无不治
来源:一笔兴华
内容概要:
1. 盗,私利物也,周公曰,窃贿为盜。
2. 如果一个社会,过度的追逐金钱财富,那么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会追逐比金钱更值得追逐的东西。
3. 本章中,反对的是过度的欲望,尚贤,贵难得之货,这些都是超出正常生存和生活所需的过度欲望。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上一章讲了美和善二字,本章又出现了贤字,这三个字,在道德经中,都是讲世间比较美好的事物。美,侧重于审美;善,侧重于方法;贤,侧重于功用。
贤,古体为賢。这个字由三个部分组成:臣,又,贝。臣指屈从之意,事君者为臣,走到哪里就被君王牵引到哪里,生怕跟丢了。又,一只手的意思。贝,金钱的意思。这三个字组起来,用一只手牢牢紧握着金钱,生怕弄丢了。古人造字,真的很形象,所以贤的本意,就是多财。
后来,贤的多财之意,被扩大化,泛指功用方面的优越,更多的也指多才,形容一个人有才能。用来指多财的贤,为什么后来被引申为指多才了呢。才,本意是指草木初生的样子,一丨两横,底下一横指土地,上面一横指刚长出来的两片叶子。草木之初而枝叶毕寓焉,生人之初而萬善毕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蕴也。所以才字,被引申为人的才能。贤,也有了指人多才之意,因为才能,也是一种优越的功用。
此句中,贤为其本意,指多财。尚字的本义,有重度过度的意思。尚贤,则是说,过度追求太多的财富。
不争,这个全书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第一次登场了。争字,本意指两只手互相拉扯东西。对道德经中不争的解读,分歧很大,这和道德经的立意太高有关,在道德经中,道不与万物争,圣人为有道之人,所以圣人也不与百姓争,那百姓之间,互相要不要争呢?道德经的给国家治理者圣人提出的建议是,让百姓不要太追逐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争了,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淡泊名利。
串起来讲,这句话就是说,使人们不过度的追求过多的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会互相争名夺利。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盗,同盜,后来上面的那个三点水被简化成了两点水。盜字,上面部分的那个字,同欲,下面则是一个皿。难得之货,和金钱还不一样,之所以难得,就是太稀罕了,有钱未必买得到。所以,人们但凡见到这种稀罕物,都会把它们藏在自己家里,找个坛子装起来封口,再挖地三尺埋到床底下,预期等自己的八代重孙哪天从祖宅里面挖出来重见天日,价值连城,能换万顷良田。
盗,私利物也,周公曰,窃贿为盜。欲皿为盜,故曰欲壑难填。先有金钱社会,后有叹服(谐音)成风,老子在几千年前就预言到了,如果一个社会,全民狂热的追逐金钱,社会必然的会叹服(谐音)成风。
如果一个社会,过度的追逐金钱财富,那么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会追逐比金钱更值得追逐的东西。此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一句的递进,从现代社会看,的确是这样,一个普遍的过度追逐金钱的社会,他们会进一步用已经掌握的财富,去追逐他们认为有更高价值的东西。被放大的私欲,永无休止的一天,它控制着人们不断的往一己之私的器皿中装东西,而人们却丝毫不知自己是被欲望操纵的玩偶。
这句话的解读:圣人应该使人们不要追逐那些稀奇的东西,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过度的私欲而互相的窃贿。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前面两句说,一个狂热追逐金钱的社会,会进化成一个窃贿成风男娼女盗的社会,那么,如果再往前进一步,这个社会会怎样呢?道德经说,如果再进一步演化下去,则会民心大乱,民心一乱,野心家阴谋家们则应声而出。
若要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给出的方案是:把能让人产生欲望和追逐心的东西隐蔽掉或者清除掉,那么民心就会渐渐的归于平和。
不是禁绝人们去追逐金钱和难得之货,打压他们的欲望,而是把这些被追逐的对象消除掉,或者使它们和人们隔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前面三句讲的都是从反面来讲的,不要怎么怎么样才好,那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怎么做呢,这句就是具体从正面给出的合理的治国方法。后世人,对这句话,误解很深。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子在提倡愚民之治,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的虚心,不只是简单的指谦逊,实腹,也不是简单的指吃饱饭。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让人返璞归真。返璞归真,不是愚民,而是把人从智巧中拉出来,恢复自身的淳朴本真。
单从摄生与修真的角度来说,这段话,字字天机。这里,泄露点天机吧。虚心,为降心火,以离中真阴,下济肾水,坎水充实,故曰实腹。肾水坚实,则生志,志多髓空,志闲髓实。虚心实腹,讲的是坎离循环,上为离火下为坎水。弱志强骨,讲的是精髓循环,上为髓,下为精。强骨,不是单纯的讲骨头的硬质外腔,更主要的是说,骨头内部的髓。
圣人治理天下,倡导百姓返璞归真,人们都会身体健康,很长寿,而且内心平和,于是整个社会清宁而又太平。
反过来,如果实心虚腹,强志弱骨的话,那么社会就会变成前面几句里面讲的那样:狂热的金钱崇拜社会,男盗女娼的窃贿社会,民心大乱百姓为奸人操纵的社会。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句和上一句一样,都是从正面给出的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方案。欲,在道德经一书中,当做欲望解的时候,其含义,是指人由于匮乏而产生的一种症候。肾水的匮乏,会产生心火。精髓的匮乏,会产生志。心乱志狂,则百欲丛生。
欲望生于匮乏,匮乏源于丧己于物。失去了自己,才会追逐身外物来填满自己的匮乏,而以身外之物,填身外之身,则越填越离本真的自己越远。只会助长了更多的匮乏,导致更多的欲望。
道德经里,是把过度的欲望当做一种病态来对待,并且认为,要治好这种病,就是反过来,回归本真:实腹,壮骨。肾水坚实,精髓充实,则自然的不会产生过度的欲望和追逐心。当然了,道德经,并不刻意的主张让人过苦难的紧巴日子,只是让人不要太出离自身,因为过度的追逐身外物,而丧失人的本真和精髓。
所谓的现代文明病,各种亚健康,说白了,都是心火旺,焦虑,坎水虚,更助浮阳之火上扬。而那么多的大脑方面的疾病,脊椎方面的疾病,则都是因为,志多伤骨,把身上的精髓耗光了。
朴散以为器,道散以为物,物各命其名,格物以为知。在道德经中,作为知识智巧来讲的时候,认为,知识和智巧的产生,是因为对道的丧失,人因为失去了本真,而产生了匮乏,于是就有了欲望。人因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万物丛中,进而产生了知识。
倘若,人们都能做到存其真,抱其道,那么社会上的一些居心叵测的智巧之人,野心家阴谋家,也就没有可乘之机,不敢为非作歹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是欲的后续动作,有什么样的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为。无欲生无为,有欲生有为。
为无为,指的是倡导百姓返璞归真,让百姓复归于淳朴。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虚心,实腹,弱志,壮骨,以上合在一起,它描绘出来这样的一副社会图景:人们普遍的比较淡泊淳朴,不会狂热的追求过度的财富,互相争名夺利。人们不会窃贿成风,更不会有男盗女娼。没有野心家阴谋家们煽风点火制作社会混乱作奸犯科。每个人内心都很平和,因为精气神充实,所以他们的身体都非常健康,寿命也都很长。因为存真抱道,他们不会为一些不道的言论和观点所蛊惑,他们的精神面貌,看上去是那样的质朴而古雅。
无为,这个全书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第一次出现,对无为一词的解读,分歧比较大。多数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要不干预的意思,放任自流。真是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以当圣人了。甚至,放头猪,或者放一块连意识都没有的砖头在那个位置上更好。
无欲,并不是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遣禁绝掉,就是无欲。无为,也不是把所做的全部事务都停下来,就是无为。无欲不是和欲望博斗,并消灭它们。无为也不是和事务博斗,并终止它们。人在生存活动中,排遣禁绝掉食欲和性欲,起码就会饿死和绝种。连起个床也算是在做一件事务,把起床这种事务“无为”掉,躺不了几天就饿死了。不耕不作,没有粮食吃没有薪酬,很快也能把自己饿死。所有教导人和欲望博斗的人,都是无道的愚人。
本章中,反对的是过度的欲望,尚贤,贵难得之货,这些都是超出正常生存和生活所需的过度欲望。让百姓从这些不必要的过度的戕害自身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安乐与朴素自然健康的生活,圣人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做,百姓就能自在自得自乐的生活下去。
以无观无,而生无欲,以道充体,而生无知,以真事道,而生无为,这才是道德经真正想说的。
人皆存其真,又何须治理呢,天下无须治,故无不治。
附:《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