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刨根问底来读书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二十八天:戳中别人痛点,就是地也能变成天

2021-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爱刨根问底58
刑徒出土文物

一:章邯将军出军背景

秦末农民起义轰轰烈烈,六国势力复辟叫嚣滔天,诸侯新型割据势力掏秦心窝。秦国上下开始恐慌,一片风雨飘摇。

面对秦国的现状,刑徒一起罢工,拒绝继续服徭役。

该怎么办呢?秦国军队主力现在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南方南海,第二部分在北方九原,第三部分在东北辽东。),均在遥远边疆。至于中原腹地,腹中空也。

二:绝望之下刑徒军产生,开始灭六国之旅

1.为了维护边疆稳定,边境地带秦军坚决不可动

(1)北方九原驻扎重军数次大败匈奴,并修筑长城、修复直道,粮草、武器后援提供极大便利。使得匈奴在长时间内望闻“九原”二字,便心惊胆战,北方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2)南方南海驻扎重军,既有效保证南海地区稳定,也有效保证楚国势力(包括六国复辟势力)休想打南海的主意。使得南海没有再次陷入战乱状态,逐渐摆脱内斗,慢慢融入中原文明之中。

(3)辽东地区重军驻扎,保证燕代残军不会死灰复燃,也不能轻举妄动。

(4)散落在边疆的兵力,是秦朝的有意之举,保证秦朝不被外侵略,是重中之重。边疆的军力,不能动。

2.维护秦国政权稳定,农民起义、六国势力继续剿灭

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也需要安定的政治环境,更需要高效的经济环境。所以,维护国家的政权稳定,显得相当重要,并且是重中之重。

维护政权稳定,自然就得消灭农民起义、剿灭六国势力。

3.特殊情况,刑徒军发挥威力

(1)刑徒军产生的政策出笼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仗得必须打,那兵从哪里出?

刑徒一跃从军

老将章邯出马,争取到这样的宣示:

免除刑徒之罪,此后战功以大秦军功法行赏。

(2)政策戳中刑徒痛点,刑徒军焕发活力,战力斐然

刑徒身份改变

A.刑徒身份改变这个宣示,将刑徒的身份一律视为大秦百姓。这个政策正使劲戳中刑徒的痛点:他们不想一直背负“刑徒”的罪名,让世人一直对其看不起。

B.凭军功赏罚

有军功就有爵位晋升。毕竟,只要是个人,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想有军功,都想有荣誉。极大地激发了刑徒的斗志。

C.战绩斐然

刑徒军战力非凡,在巨鹿之战前,不管大仗、小仗,没有一场败仗,甚至在定陶一战逼杀项梁。

三:为什么刑徒军会听从章邯指挥

1.解决秦国实际,秦国才有政策出笼

章邯仔细分析秦国实际,出于现状,不用再征集兵力,大胆使用刑徒就行。只要能摘掉刑徒身份、按军功行赏就行。

秦国没有额外的压力,以最小的成本,解决目前的军队人力问题,解决目前反秦问题。

自然,飞速下达刑徒政策诏书。

2.解决实际需要,刑徒才会听命章邯

刑徒心心念念的“刑徒”身份问题,章邯成功解决。刑徒心心念念打仗是否有军功,章邯也成功解决。

不管在哪里,都一样干活。服徭役没有尽头,没有希望。

而参军打仗,则身份成功洗白,还有军功可挣,家人也连带有荣誉。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每个刑徒需要认真打仗、需要打胜仗,挣一份军功,挣一个家业。每个人求战心强。所以,士气高涨。

3.满足别人需要,成就自己功业

章邯主观从秦国实际出发,客观从刑徒自身出发,解决刑徒的身份问题,解决刑徒的军功晋升问题。

刑徒一路向前

4.章邯是解决问题高手

诚然,战争胜利一次又一次,但秦国朝局变化,诏书所应内容章邯也做不了主,刑徒又一次陷入低谷,苗头开始转向,章邯做出如下行动,说出如下话语:

一则了却心愿,向刑徒请罪。二则告知实情。愿走就走,愿留便留。愿走者,可带走随身衣甲战马与短兵,每人另发五千半两钱,伤残兄弟发十金。战死兄弟,许其同乡士卒代领抚恤金十金,交其家人。孤身无家之死者,都入北邙山义士墓园。无家可归,甘愿留军,与章邯同生死、共命运。如扭转乾坤,论功行赏。如不能,刎颈同穴。

章邯的真诚感动了刑徒,刑徒一致血书回应:

生作刑徒,再为官军,无家可归,有国难投,逃亦死,战亦死,宁非与少府搏杀挣命哉!

从此,不管生死,不管多么艰难,数万刑徒与章邯众志成城,全心全意投入战争中,“直叫日月换新天”!

四:总结

我们每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包括简单的家庭相处,都得找到每个人的痛点,每个人的需要。

知道孩子的痛点,加以向善利用,孩子成绩也会好转,而且亲子关系也会改善。

知道老人的痛点,我们好好善待,和老人则不会有很深的代沟,家里和睦一片。

章邯,连刑徒都能变出天大的战斗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想想怎么更好地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呢?毕竟,它相当重要。

你说呢?

章邯告诉我们:戳中别人痛点,就是地也能变成天!!

预知后面如何,请看明天《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二十九。

作者:王跃英,爱思考,爱行动! 笑一笑,走一生!

备注:本作者所有文章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联系作者,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