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瑜何生亮
孩子在背课文草船借箭……我耳朵很尖,竟然听见她在念“既生瑜何生亮”,我知道这绝不是课本上的内容,于是问她,为什么会知道这一句?谁教的?
孩子说,是老师另外补充的一些三国故事,关于三国演义,妈妈你知道多少啊?给我讲讲吧。
我不是太熟历史,但是正史与野史,我大致是分得清的。为了更加负责任地认识这段已远去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我查证了一些资料,一边教与孩子,也顺便和大家分享一下。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完全是一部褒蜀抑魏贬吴的文学作品。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冲突并不大,他们是两个并无交集的人物。要知道,周瑜在诸葛亮出道之前,就已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威名远扬。
那时候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
三国演义用了8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自恃才高,眼中没有对手,却步步让诸葛亮占有先机。而周瑜年长于诸葛亮,所以在临终前,发出这样的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大家都很喜欢诸葛亮,可我还是要对周瑜表示深深的惋惜。“既生瑜,何生亮”应该是作者的渲染,让周瑜最后发出的无奈的呐喊,是作者特别的布局。周瑜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诸葛亮面前几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是一种被后人书写不实的宿命。
小说这样写固然精彩,可一方面亏欠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另一方面也给了解历史上周瑜真正面目的人们留下了障碍。
有人指出,《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完全是种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我们当然无法百分之百还原真正的历史事实。但是,要了解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我们应该认真去读《三国志》,它成书早,大概在西晋的时候就已经写完了,可以说和当时的三国历史时非常的接近,那么其中的内容的真实性也可以说是非常的有保证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巴西安汉人(今四川南充),所以三国时期,陈寿是属于蜀国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在蜀国为官,蜀灭亡后在晋朝为官。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但是魏、蜀、吴三国却各自成书,这样就能更加真实的记录三国时期的情形。 陈寿是一个人,一个凡人,所以他写的书不可能完全真实,其中也会参杂自己的意愿喜好以及以晋国为正统。
而三国演义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写出来的,并且其中的很多内容还不是罗贯中一个人杜撰出来的,所以在当时的就吸收了不少的民间传说,也就有了这样的一本书。想想,是不是会离历史的真相更远一点?
《三国志》自然就成为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资料,所以我们在看到这样的两本书的时候,其中的一些细节的东西,很明显是受到了罗贯中的优化的,其中分裂得最厉害的就是关于周瑜这个人物的性格。
《三国志》里周瑜心胸是非常的宽阔的,而且在才能上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不过在演义当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处处成了诸葛亮的陪衬,我们更应该相信谁?
《三国演义》已被现在大部分人夺去了阅读热情,加之影视剧一渲染,大家在情感上已倾向了《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我们也不由得相信了他临终这句感叹:
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