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月色真美
朋友写了一张海报,召唤简友都去捧场,助助人气。我觉得凭着平台大咖的身份在那一摆,就一定有人捧场,根本就不需要有人宣传,也不需要求谁去助助人气。这个时代,名声就是优势,名声就是金牌。前些天不是有人写了一篇软文替大咖宣传了吗?看来是还没做好准备工作。
我看了朋友制作的海报,海报上还有流程安排,我发觉中国教育的套路现在谁都会:先说没用的,然后说干货!先说难的,最后说容易的!等有些人走光了的时候干货上场,等把一些人挡在场外,然后干货上场!
或者,到了关键的时候,请付费看文。
我向朋友提议:把流程倒过来讲。
朋友回应的很爽快:要不你来讲?本来就是免费的讲座。
看来我的心思白费了,白操心了,人家有人家的想法,人家还是会按照人家设计好了流程走完过场。
现在好东西都不免费,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借光蹭课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既然好东西不免费了,免费的东西都不愿下力气张牙舞爪,闪躲腾挪,那为什么还要聚拢人气,做一场免费的讲座呢?
学校又要开学了。需要老师教育的学生该交学费上课了。
学生哪里来?
学校那么多,学生需要作出选择的同时,老师也需要做出点儿亲民的姿态,未来的学生就在中间。
谁最需要学习?一定是那些遇到了坎坷的人。那些只是想玩玩票的富豪,估计是怎么都可以,他们不会去想“掏出去的钞票一定要有价值收获才行”,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听课之后会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想要的一定是你想不到的。
有些人的确是在写作途中遇到了挫折,想找到方向感和突破口。这些免费的课程其实对他一点作用也不起,干货不多,还浪费时间。
我想说:但凡是已经在写、写出三万字以上的作者,他们都不需要你给他们灌输写作的意义,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怎么写,写什么。
说实话,这就是到了定位写作方向的这个命题了。定向,这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意愿决定的,你问人家自己的写作定位放在哪里,人家替你选择了,你也不会去发展的,问等于白问。说到定位,要听从自己的心,不是哪个人能为你指路的。
什么时候说什么事,没到山前给你说山前的事你一定听的头脑糊涂,如果你遇到了问题,自己需要思考,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给你雪中送炭,你一定收获多多。
最近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看文了,担心自己再被焦虑困扰。沉下心来,写文,做笔记,整理自己的思路。现在带着问题找自己喜欢的文章看看,感觉收获很大。我觉得学习写文最好还是要拿出一段时间,最好三个月时间,没有打扰,就是看文,就是写作。就是去参与社会活动,也希望不要做运动和体力工作,让自己的头脑放松,放空,就是看人家怎么说,就是看人家怎么写,然后自己动手写,你的收获是一定能定型自己作为一个作家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也最好和一些差不多水平的作者一起看书,一起写作,自己领悟。领悟多少,你就是什么样的作家。你只是听课,照搬照做,自己不思考,你的成就也不会很高,能不能成为作家还是两说。
不可否认的是:一定会有些失败者的经验摆在那里被你参考了,你在遇到同样的问题,你才会轻松过关。有的人经历的你未必会经历,你经历的有些人未必会经历。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的经验你需要参考,有的人的经验你动都不要去动。
前些天有个朋友又建了一个群,邀集人员参与线下活动,地方很好,待遇很好,费用也很高,时间也很短,在玩了,听了,讲了,写了,交流了各种资源之后,我想这个群的目的就达到了。
到那个时候也许又有一个群出现,有些人就做搭台的事,有些人在台上各取所需,谁都懂得。
说给另外一个朋友听了,朋友很愤激。我说这是周瑜打黄盖,俩好嘎一好,你生什么气呢?看着就行。
有的人想的太简单了,其实你要的实在不多,人家可以轻松满足你。可有些人要的,却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对,也很简单。
以前人们做的很简单,想要的都是简单的实用。现在的课程慢慢的变了味道,浓浓的商业味道,原本很简单的事情都可以讲一堂课!原本可以就地解决的事,一定要有个形式,因为有了这个题目,大家各取所需,各取所得。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精彩的时代。
人人都在演戏,为了赚足眼光,把假的演成真的故事。朋友告诉我:我不了解她。
你想摆脱我,你想走你就走呗。何必做如此状的亲民!
人越往上走,朋友越少,许多话想说却不能说,许多要来的风雨说了也躲不过去,说也没什么必要。
相视一笑,然后说:今晚的月色真好。
嗯,今晚的月色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