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八零后农村小伙伴的集体回忆
昨天看手机推送通知,说《隐入尘烟》全平台下架了。看完之后我先是一惊,接着是惋惜疑惑,继而庆幸自己前两天就已经把这部电影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看完了。
下架原因网上众说纷纭。有的说影片存在社会价值观传播问题和丑化农村形象的问题;有的说国庆节即将来临,多部影片即将上映,要给新的影片腾挪空间……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现在即使在城市生活,但每年也要回去个五六七八次的人,每个村类似马有铁和贵英的弱势群体,要说比比皆是,肯定是胡编乱造,但每个村至少有一两个我认为是符合实情的。
他们或是身体有残疾,或是智力有缺陷,或是就像贵英和马有铁一样,长期被最亲近的人盘剥,老实巴交,不懂反抗。
这部影片真的很真实,只不过不能代表现如今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只能代表极少数的贫困群体的现状。
现在的农村耕种收割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农民不用再咬牙出大力去翻地下种收割。播种到收割之间的田间管理因为有了除草剂也变得轻而易举。牛、驴、骡子等用于耕田拉货的牲口在农村几乎绝迹。
影片全平台下架我觉得非常惋惜,因为影片真实记录了我们的父辈在机械化来临之前,于四季轮回里,如何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这类真实记录农村旧时光的影片太少了。
看马有铁和贵英住的房子和下地干活的种种,我总有种亲切感。
我小时候家里就是那样的,除了一个火炕,家徒四壁,处处尘埃。
春天跟着爸妈在麦子地里锄草松土,夏天割麦打场。农村田里的一切活计,从小就被父母拉扯着去干。
麦收时,父母往牛车上装捆好的麦个子,我要么在亮的晃人眼的阳光下,捡满地横七竖八似乎永远也捡不完的麦穗,要么和贵英一样牵住牲口,只不过她牵的是驴,我牵的是牛。
看影片的同时开着弹幕,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就说真实,某个场景让他们想起来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就满屏的匪夷所思,不可想象。
对于经历过的人,这部影片确实带来了满满的亲切回忆,牵起了无数人的乡愁。
我似乎又回到了六岁,站在一片金黄的天地中,阳光亮的刺眼,盛夏未至,不时吹过来的风还很凉爽。我站在那头在我家生活了近十年,几乎陪伴我长大的老黄牛旁边,手里拿着缰绳。父亲拿着叉把麦个子撂到牛车上,母亲则在车上忙着把它们摆放整齐。老黄牛挪动前脚时不小心把蹄子踩在了我的脚背上,我疼得嗷嗷直叫,却被训斥连牛也牵不好。被骂之后我也不敢哼哼了,低头望着被牛蹄子碾破皮的脚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完影片,我个人觉得很温暖,内心更有力量,更想认真用力地生活。
片中马有铁的那张脸最震撼人心,永远平静,永远波澜不惊。无论生活给他何种苦难,他永远平静地全盘接受,不急不躁不抱怨不诉苦,把这些苦难嚼嚼咽下,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予以反击。
这种心态、这种力量是我们这些被都市精致生活迷花了眼的市民所需要的。
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直面生活,准备好解决每一天出现的各种问题。
野生动植物尚且拼命挣扎求生,没有生命危险的人类,耐心解决生命里每一天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理所应当吗?
毕竟地球不养废物,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