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中国史前史02/09
昨天做计划的时候,知道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找一些资料来学习,后面会不会有一些统一的资料,或者统一的授课之类的还不清楚,不过也不着急。有一批同样有兴趣的伙伴在对着一个目标分别去找一些资料,然后形成记录分享交流,也不错。插曲不漏、取长补短,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有收获。
于是我也自己在微信读书上找了本书,看计划里,大家找的都是《中国通史》,我也就找了这本,但是这个名字的书有两个作者,一个是傅乐成先生,一个是吕思勉先生。我不清楚适合选择哪一个,对他们两位也没有深刻的了解。于是就选了搜出来的排在上面的傅乐成先生的。
今天初步开始看。
第一部分是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所谓信史时代,大体就是有文字或者有实物印证的时代。那相对的,史前时代可能就是没有文字,没有实物印证的,现如今的研究主要依靠逻辑推测而来的时代吧。
我们常说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然而史前时代,要比着五千年久远得多了。
傅先生在讲述史前时代的时候,大体上从时间维度按照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来讲述,随后又在下一章补充了一章的传说中的史前时代,这份传说则主要对黄帝、尧舜禹等远古帝王的讲述。
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印迹,近百年来,在国内很多地方得到了发现,古人的分布很广,从云南、广东到东北,都有覆盖。最早的应该是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陕西蓝田的蓝田人,距今60万年。山西临汾的丁村人,距今10万年,他们已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了(注:原书中说是晚期,所以我在中字上加了引号)。而傅先生比较详细的说了北京人、山顶洞人和河套人,他的说法是这三类人研究的时间,研究的成果等方面都更加显著。
北京人在今天北京西南周口店,距今50万年,也属于旧石器早期了。北京人生存的时代,华北土地上覆盖的还是红土,今天厚厚的黄土层和砾石层还没有形成。北京人的四肢与今天人类已经无异,但是头部的差异却是很大(有多大,大家自己去看吧,我也记不住)。北京人的特征归来起来有三点:一是可以制作石器,二是已会打猎,三是已会用火。这些特征从今天的各类出土遗物里都能获得确凿的证据了。同时比较确定的悲催的是,那个时候由于狩猎为主,危险性极大,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死于十四岁的占比39.5%(这个比例这么精确,我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
河套人算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种,他们的分布地已经比较广泛了,涉及今天的赏析、陕西、内蒙、宁夏、甘肃等。河套人生活在红土层上面的砾石层和再上面的黄土层,可见他们生存的时间跨度也挺长的。他们距今大约5万年到3.5万年。从出土的石器,河套人后期发掘于黄土层中的石器和骨器已经比较高级,接近于新石器时代了。
山顶洞人距今2.5万年,生理上他们在头部与远古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文化习俗上,他们已经有了穿衣、埋葬死去亲属、佩戴装饰品、装饰品染色等能力,还有了穿孔技术,制作小饰品。山顶洞人的器物中已经有了用于制造另外器物的工具类器物,类似于刀、针。借助这些工具,山顶洞人还做出了一个指挥棒,看来那个时候山顶洞的人文娱生活已经发展到茶余饭后搞个music party的水平了。这个时代已经跟新石器时代接壤了。
山顶洞人站在“山顶上”,手搭凉棚,向未来遥望,新石器时代已经迈着豪迈的步伐,款款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