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上爆火的杜甫在20世纪的奇幻漂流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气老师

这是木气老师的第 28期分享

✍️编辑 l 木气🍃

📷素材来源 l 史料搬运工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angyong0745)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上比肩但丁和莎士比亚,“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这些描述让你想起谁?

它们来自BBC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出自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本名Stephen Owen)等大咖之口。

最近,在表情包里很忙的杜甫,在BBC上也红了。

BBC制作的这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参与制作的“大咖”也不少:主持人、脚本撰写人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迈克尔·伍德,2016年他出品的《中国故事》同样很红;扮演杜甫的是“甘道夫”“万磁王”伊恩·麦克莱恩爵士宇文所安这位中国古典文学界几乎无人不晓的美国汉学家,也被邀请在片中作解读。

顿时,那位“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杜甫,飞跃千关万山,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文化的超时空属性。

恍惚间想起一段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奇幻往事。

01

穷困里的诙谐风趣

1920年代,胡适出版《白话文学史》一书,其中提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胡适说,这首诗“有一种穷困里的诙谐风趣”,“在这种境地里还能作诙谐的趣话,这真是老杜的最特别的风格。

这两句话,在1950年代惹来了大麻烦。

何其芳骂胡适毫无心肝:

“把杜甫的一些非常沉痛的作品,《醉时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毫无心肝地一律说为‘诙谐’、‘滑稽’或‘穷开心’”

作家刘国正骂胡适居心阴毒:

他受了“买办思想”的支配,发出谬论,抹煞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里“提出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和它表现的伟大思想”,是对杜甫和这首诗的“莫大污蔑”,充分暴露了胡适“思想的反动、居心的阴毒”。

文艺理论家毛星(舒增才),则直斥胡适长了两只狗眼:

杜甫这首诗富有人道主义精神,是世界最珍贵的东西。但从胡适的“狗眼望出去”,被他那么一解读,这首诗就被贬成“吃剩抛弃的骨头了”。

其实,胡适所见到的“穷困里的诙谐风趣”(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对诗中饱满的“人道主义精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并无任何妨碍。

众人如此说事,只是时势所迫,必须这般胡搅蛮缠、借题发挥;这些批判文字,看似是在捍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实则是在侮辱杜甫。

这首诗成为一根打人的棍子,这是杜甫写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没有料到的。

02

破落老地主

1971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再次倒了大霉。

79岁的郭沫若,在他的新著《李白与杜甫》中,给杜甫贴上了“地主”的政治标签。其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郭的论证如下:

“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来说,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比住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恨人。”

简而言之就是:从“茅草有三重”,推论得出“屋顶加盖过两次”;再推论得出这房子“冬暖夏凉”,比瓦房还要讲究;最后得出结论,杜甫是个“地主”。

接下来,郭对杜甫展开了批判,说他把自己的儿子叫做“娇儿”,却把捡走茅草的村童呼作“盗贼”,是只在乎自己的处境,忘了别人比他处境更艰难。

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亏得诗人大声制止,喊得‘唇焦口燥’。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自己的儿子却是娇儿。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他却忘记了农民比他穷困百倍。”

最后,郭针对那句广为传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开了炮。郭说,杜甫这句话根本不是在替普通民众说话,而是有阶级性的:

“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是在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怎么能够扩大为‘民’或者‘人民’呢?农民的儿童拿去了一些被风吹走的茅草都被骂为盗贼,农民还有希望住进广厦里吗?”

被如此这般曲解与构陷,杜甫生前绝对想象不到。

在那个鲜有当代人的新著作问世的时代,郭沫若这本书《李白与杜甫》,“一下子发行到四五十万册”,杜甫“破落老地主”的形象也因之广为流传。

曾几何时,杜甫是被郭沫若心奉为偶像的。

至晚在1962年,他还赞扬过杜甫,说他和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1962年是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全国各地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文化界名流学者更是纷纷撰文纪念。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杜甫的文章有三百多篇,涉及杜甫的各个方面。

其中郭沫若在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大会上的开幕词《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对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谓杜甫是"伟大的诗人"、"爱国诗人","和人民打成了一片","同命运,共甘苦"。这一论断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为学界所沿用、发挥。

不到10年的时间,这偶像就堕落成了虚伪的腐儒和恶劣的老地主,原因不在于郭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而在于时代的洪流要他发生这种变化——早在1942年,“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这样的顶层论断,就已从政治界传入文化界。

1958年,看来,高级知识分子的住房困难问题,是古已有之的”的顶层论断,也曾通过杜甫草堂之游传递给了文化界。郭沫若直到1971年才意识到顶层论断的不可抗,多少有些后知后觉。

这种后知后觉,或许是因为他很清楚,“士”可以用来指代所有民众的,《韩非子》里就有“耕战之士”这样的表述,“士”并不专指高级知识分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1971年的这番遭遇,也波及到了语文教科书——教科书迅速将“群童”改注为“穷人家的孩子”,将“寒士”改注为“读书人”。

1975年,《北京大学学报》刊文《杜甫的再评论——批判杜甫研究中的尊儒思潮》,署名“梁效”。

这篇文章彻底否定了1962年中国文化界对杜甫诞辰1250周年的纪念活动,说那场活动的本质,是“兜售尊儒黑货达到了高潮”。

对于杜甫,文章的定性是:

在杜甫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儒家思想对维护反动统治的作用。

很难想象,杜甫如果活着,他会怎样看待这些评语。

03

崇高与厚重,

全世界都能读懂

杜甫去世半个世纪后,韩愈偶然翻开杜甫的诗集,如获至宝,他惊叹的发现盛唐时期竟有如此光焰万丈且忧怀家国的诗与诗人。

只是,在那个时候无人识得,就像杜甫驾舟归家时写下的那句诗: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但是历史是公正的,今天杜甫作为“中国最伟大诗人”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

反响胜于雄辩。杜甫之所以打动如此多西方人,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中国大师——

而是他的追求,穿透地域、文化、民族,真正的爱天下人。

我拿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翻译问了几个外国朋友,你们能读懂他想表达什么吗?

他们都能很容易地读懂杜甫诗句所表述的贫富悬殊的现象,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初中语文课本诗句,无条件利他的追求,放今天,简直会被多数人笑掉大牙。

但他敢于说出来,也切实做到,用生命捍卫道义浪漫。这种博爱,这份至高追求,将所有一切世俗狭隘击得粉碎。

当前疫情背景,太多人基于各种理由将世界割裂,他们或按国籍,或按城市,或按民族...制造对立。某些国家的总统煽动民意,指责他国扩散病毒,让世界一再分裂再分裂。

但此刻,杜甫的精神追求如一束亮光,穿透密布的乌云,展现对普天之下所有普通人最诚挚的关怀。

大道至简,世界大同,好的审美作品,光芒璀璨的精神追求从来不因国别地域不被认可——

杜甫,因其崇高的信仰,不分西东、无问古今,方才不朽。这位唐代大师在1200多年前,已然展示对天下众生的无私关爱,令人敬仰。

最后想再贴一遍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致敬人类共同的大师,感慨自己之渺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