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2022-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欧阳木木

36 向孔子学教育

如何培养不文弱的优等生?

主讲:姜鹏

      一说起儒生,大家的感觉可能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经风的书生。的确有一部分儒生是这样的,但并不是全部,而且每个时代的特点也不一样。

      明代有王阳明,能破心中贼,也能破山中贼,率兵打仗的能力一点也不比他谈哲学的能力差;还有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和俞大猷,他们有一位共同的武术老师,也是当时宗奉阳明学的大儒,名叫唐顺之,他曾把六合大枪教给戚继光和俞大猷。宋代范仲淹也是平定边疆的能臣;辛弃疾曾经单枪匹马闯入金人的营盘抓拿宋军的叛徒;陆游从军报国,而且陆游的剑术也是非常高超的。

      以上几位不仅是儒生而且都是大儒,一点儿也不文弱。其实从孔子早年教学起,就已经是文武并重了。

      孔子最初教授的六艺分别是:书、术、射、御、礼、乐。书指的是识字、写字;术应该是简单的算术、记账能力。射和御是当时的贵族男性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射,指的就是站在战车上射箭的能力,箭手本人在移动,目标也在移动的,有很大难度。御,驾驭战车的能力。春秋时代流行车战,战车是由马来拉动的,高级的战车还不止一匹马拉,所以驾驭战车本质上就是要学会控制这些马。尤其是要在战争状态下能让这些马不慌不乱服从指挥。孔子能教这两项技能,在武的方面也是很厉害的。后面两项礼和乐,是一位君子的修养。当时的贵族在战场上能娴熟掌握射和御的技能,下了战场,就是精通礼乐,温文尔雅的君子,这是孔子的教学的全部内容和教育理念,既教授技能,也教授格局,既有文化内容,也有武士精神。

      长期存在于儒家传统内的这些教育内容,在每个时代受环境影响会有些变化。

      宋代整体上是一个文治的时代,会骑马射箭的士大夫比较少,但当时并不反对士大夫习武。

      到了南宋,出于抗击金人、保家卫国的需要,文武双全的士大夫一下子就多起来了,前面举了辛弃疾、陆游的例子,其实还有更多。     

      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不允许汉人习武。  清朝统治时期,尤其是所谓康雍乾盛世时期,那个时候是中国历史上皇权专制主义最厉害的时期,皇权不需要那么多人都有头脑,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懂武艺。所以你别看清代的那些酸秀才,手无缚鸡之力比比皆是。武的不行,体魄不行,其实他们文的也不行,只会写八股文,理想就是赶紧中个功名能有钱纳小妾。这种文,是孔子教导的文吗?完全不是。 他们不是文弱儒生,因为他们根本不配称儒生。清代的这种专制主义统治淫威下的腐化堕落,不仅引导了很多汉人,就连一些八旗子弟很多也慢慢地只会提笼架鸟了。

      到了晚清,西方列强进入中国以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满族统治者为了自救,不得不在思想上和习武上稍有放松,曾国藩、左宗棠这样文功武略双全的儒家士大夫又成批地涌现出来了。

孔子既教文又教武,但他不是简单地把文和武的技能拼凑在一块,不是简单地把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合于一身。他是以一位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在实践一整套教育理念。

教育需要文或者武这些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但孔子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你学会这些技能,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高超的格局和非凡的人格。比如说武艺,你学会的不应该仅仅是射箭、驾驭战车这两项技能,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无畏、无惧,勇于面对一切挫折的品格。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那么孔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展现他无畏无惧的人格魅力的呢?

      孔子到了宋国,也就是他的祖先所在的诸侯国。没想到宋国有一位叫桓魋(tui)的重要官员并不欢迎他,同时威胁孔子,还放出很话要杀了孔子。孔子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都不忘了带领弟子们学习礼仪。弟子们都劝孔子说,先生,我们赶紧走吧。没想到孔子却回答道,急什么呢?“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上天将德赋予了我,桓魋这样的人又能拿我怎样呢?所以孔子并没有在桓魋的威胁之下,匆匆忙忙地走掉,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与淡定。这是无畏无惧的大勇。

孔子在郑国时期,子贡把一位高人对孔子极为不满的的话原封不动地搬给孔子听。没想到孔子一点都不生气,还说高人说我象尧、象皋陶、象子产、象大禹,这都未必对,但说我象一条丧家之犬,那简直太对了,我现在就是一条丧家之家啊,哈哈哈哈!说完还大笑起来。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孔子不仅如此乐观,还能时不时地自嘲一下。这恰恰说明孔子对自己坚持的“道”、坚持的理想有足够的自信。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往低了说是比较有心胸比较坦然的,往高了说,只有那些有充分自信的人,才不怕被人嘲笑,才会自嘲。也就是说,自嘲不仅仅是性格成熟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

孔子困顿在陈国、蔡国之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知道之后,很想把孔子接到楚国去施政。陈国和蔡国的一些贵族听说之后就不乐意了,生怕孔子到了楚国之后对他们不利,于是就发兵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团团围住,不让他们前进,也不让他们和楚国的使者接触。就这样被困了很久,孔子和随行弟子们随身携带的粮食都吃完了,饿了好几天肚子。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后来孔子让弟子中口才最好的子贡到楚国去出使,楚昭王发兵才把孔子救了出来。

这个时候的孔子年事已高,在外漂泊了很多年,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也恰在这几年里,孔子的故乡鲁国发生了一些变故。以前最反对孔子的贵族季桓子去世了。在临终之前,季桓子想起了孔子,认为是自己对不起孔子,正由于孔子没有能在鲁国执政,使得鲁国这些年一点起色也没有。于是他在临终前对他儿子季康子说,等我死了以后,你把孔子请回来吧。季康子后来果然照办了。他先请回了孔子弟子中最有政治才干的冉求,让冉求作了自己最重要的助理,然后再派冉求接回了孔子。

公元前484年,孔子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此时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在生命中最后几年里,孔子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一桩他认为更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事业上,那就是教育。

孔子开始整理典籍,儒家最重要的典籍《诗经》、《尚书》等内容,据说就是孔子在那个阶段整理完成的。孔子开始登坛设教,所谓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余,多数弟子都是在这个阶段从孔子受业的。

因此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虽然他的政治理想在那个时代没有得到实现,但他的一些基本思想却通过教育事业一直流传到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孔子回到鲁国后,他的很多学生分别在各个诸侯国效力。其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他很早就开始追随孔子,是一个很刚强很耿直的人。他就留在卫国当官。

后来卫国发生了一次政变,一些背叛势力发动了对国君的攻击。当时卫国国君年纪比较轻,子路为掩护他逃走,自己在后面抵挡叛军,结果寡不敌众。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子路受了重伤,在尽职尽责地拼尽最后一份力气的时候,子路想到了要为自己做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死得有尊严,即便如此危乱,也要死得象一名君子。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武器,开始整理自己的帽子。就在这个时候,叛军抓紧对他发动攻击,子路就在整理衣冠的过程中被杀了。在这种时刻,子路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说明子路的内心是何等的磊落,他的勇气是何等的巨大。子路真不愧是孔子的弟子(学生),也是一位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回到我们这一讲的主题,儒生是不是应该柔弱?孔子和子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甚至是生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儒生应该刚强。唯有刚强,才有力量承担起天下的道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