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城市故事

中国建筑史的文化复兴

2019-05-17  本文已影响1人  睡醒以后

今日随笔,无排版,也无配图。

文中所述皆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勿骂。

早上醒来,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打开手机。

一刷朋友圈,就看到一条「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的消息。

可能因为环艺和其他设计专业相比较,与建筑的关系来的要更深一些。

大学前三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做家装,对于工装设计一直不敢下手。

一个是工作量大,需要组队完成,而我喜欢独当一面;一个是工装的设计要比家装更多一些创造性思维,而我自认为知识积累不够。

终于在第三年的毕业设计,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大多数人都热衷于家装简单,套路明确的时候;我却选了最难的工装,一个互联网办公室设计。

在当时它可能会让我之后的三个月不用睡觉。

我不敢说努力的人总是幸运的,但当时的我是幸运的。

我的队友,在我的拉拢下和我走到了一起,大学三年里我从来没有与他合作过,而他成为我三年来最满意,也是最优秀的队友。

关于我们的毕业设计。

在设计之初,我们是想将一个互联网的办公室,打造成一个类似于室外的空间。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将室外搬出室外,将室外置于室内。

这在当时很大胆,最初的思路来源于之前偶然看过的一个视频。

当时铁了心,要啃最硬的骨头,打最难打的仗。

一个在钢筋铁林中筑起的办公楼,如果能搬到室外来,放到景观当中,是否能让工作带有一点生活的气息,让工作者体验到大自然的感觉,对于工作效率是否有帮助。

除此之外,我还不满意,我一定要将中国的元素也融入到我的设计当中。

而在我去过的地方当中,我最喜爱的商业建筑,是成都远洋太古里。

后来我一直在想。

我泱泱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撑不起一个建筑该有的文化底蕴吗?为何一届毕业班这么多人,没有人敢去做?没有想去做?没有人能做?

只有理科生能读建筑不假,可读建筑的理科生,至少应该了解历史文化,才能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建筑。

我记得当时我面对的,是旁人的嘲笑、不屑。他们抱着先进科技的办公室无法融入中国元素的想法,抱着这个工程庞大面临许多限制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来回应我。

所以当我找到队友,跟他阐述我的想法,得到了是一声同意与赞许时,我就知道这三年值了。

在我们第一次交方案的设计思路时,也在不安中得到了导师的认可,我的导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做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为什么不看贝聿铭呢?

恍然大悟,之前两年一直沉淀在各种学习中,虽然是环艺,却一直痴迷建筑。

格罗皮乌斯,让我接触了现代设计,扎哈,又让我看到了天马行空。

直到贝聿铭,这位“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最具中国特色。

吸引我的不是美国国家馆东馆,卢浮宫的金字塔;也不是中银大厦,香山饭店,而是他的苏州博物馆。

中国元素与现代建筑相融,也让从小痴迷江南水乡文化的我流连忘返。

对于国外来说,贝聿铭,国外赞誉一直很高,也确实是因为他,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建筑。

于国内,贝聿铭的风评确实一般,就算是现在,我也依旧欣赏不来香山饭店。

但是后来慢慢了解,其实在那个时代,能把中国元素的现代建筑做出来,就已经足够让人钦佩有加了。

关于毕业设计,后来三个月的反复观摩,日夜修改,我们终于交上了一幅对得起三年奋斗时光的作品。

虽然工作之后会觉得当时水平是小儿科。

新苏州博物馆,过去半年来我依旧对它魂牵梦绕,它在我心中的样子明朗且清晰可见,我甚至能想象到自己去到那里时,应该站在什么角度拍什么样的照片。

还有苏州,通过贝聿铭了解到的,以前的贝氏园林,如今的狮子林,还有忠王府,平江路……

一个我未曾去过却已经深谙脑海的城市。

贝聿铭之于我,有数不清道不尽的话语。

这张聊天记录的时间出自今天早上。

这可能是我当时最想表达的话语。

神奇的是,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早晨,今早8.17分,竟然早醒了。

像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我深知自己能力不足,只能当一个键盘侠。

但我希望有一天,有那么一些人可以扛起这份责任,让中国元素的建筑,栽满这片土地。

仅以此文献给过去一千多个日夜在凌晨3点睡觉的自己。

献给贝老,一路走好。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