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笔记9:君权与相权
2021-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侯勇
曾经踌躇满志、权势一时无两的长孙无忌可能从未想到,自己将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也许直到临死前,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自己的亲妹妹长孙皇后劝阻太宗立他为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的良苦用心吧。
长孙皇后品性极佳,对人生荣辱沉浮看得很透,她联想到汉代吕氏、霍氏外戚弄权的悲惨下场,心中忧惧,不希望哥哥长孙无忌身居高位,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故而有此一劝。(妾既已托身于紫宫,尊贵已到极点,实在不愿私亲再掌朝廷大权。汉代的吕氏、霍氏,可以作为前车之鉴。——长孙皇后语)只是长孙无忌不能理解妹妹的好心,终究还是拖累了长孙一族。
对于高宗李治而言,长孙无忌,其实是太宗时代的政治遗产。他仗着老爹给的辅政权威和舅舅的长辈身份,无形中凌驾于自己这个正儿八经的皇帝之上。他又以雷霆手段打到了房遗爱、吴王李恪、名将薛万彻、江夏王李道宗等一众政敌,在朝廷中结下一张足以对抗皇权的相权之网,让高宗如芒在背。
自古以来,相权一旦独大,大到可以威胁君权之时,必然会埋下政治斗争的伏笔。不是相权压倒君权,就是君权压倒相权。前者如王莽废黜汉孺子刘婴,后者如汉宣帝刘询诛灭权臣霍光。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孙无忌是又一个霍光,他们的悲剧在于忘记了稚嫩软弱的少主终究是会政治成熟的。一旦少主权力欲望觉醒,并暗中掌握权力斗争的技能,无论原先看起来多么融洽的君臣关系,不管有多少亲情、功勋的加码,都会被权力的游戏无情地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