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近期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缺少死亡教育的问题。死亡是个让人避讳的话题,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死亡教育,虽然知道它是自然规律,但都避而不谈。我也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这一年,一些事,让我更深入的思考这个话题。
1、 惧怕
女儿每次回老家,去太姥家,都要给大猫准备食物。今年中秋节爷爷去世了,随后家中养了很多年的猫因吃了药死了。再次回到老家,我把爷爷和大猫都离开了的事儿告诉女儿,正想如何和她解释。她竟然很平静的说:大猫变成"安博瑞吉"陪太姥爷去了吧?
感谢《寻梦环游记》,把生者和死者的世界那么温情而唯美的联系在了一起。死亡的启蒙教育虽然有些童话色彩,但让我的孩子开始了解了死亡,感受到了亡灵世界与人的世界之间爱的流动。
可成人的世界,死亡是未知,是恐惧。
关于死亡,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朋友曾有一段很有名的描述:我们总是站在"有"的世界,试图解释"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有点绕,细想极其深刻。
国外曾有一项调查,很多人临终前都会有很多遗憾,陪家人少,事业未完成,想去旅行的地方没有去…
成人相比孩子,更加惧怕死亡,是因为有太多的遗憾和欲望吧。
2、 向死而生
奶奶如今90岁了,在我的记忆中,她从80岁开始就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了,把孝衣都缝制好了,后来随着重孙子重孙女的出生,她还在不断的增加。
她从不避讳谈论她死去的话题,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早已过了死亡的年龄了,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赚到的,所以她不怕。这样的心态让她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感恩和快乐。
你可能说,那是因为她太老了,没有什么事儿值得去奋斗了。但中国有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历代帝王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方。面对死亡,很少的人可以做到平静和豁达。也少有人会以向死而生的状态生活。
吴军先生在他的《见识》一书中说,死亡是规律,向死而生不是消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突然想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如果我们为一个结果设定了具体的到来时间,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会不一样了吧?只是把这个结果换成生命的终结,会让很多人手足无措罢了。
3、 谈谈心态
前几天曾有人把人的一生按照天数浓缩到一张A4纸上,用那小小的方格把人的一生进行了测量,视觉冲击力极强,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生命长度有限,大家都会有到达终点的那一天。向死而生,就是倒着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到更长的维度去考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问题。
抚养孩子,陪伴父母,原本觉得不打紧或者无聊的时光可能让我们更珍惜。
人际关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可能不会再迷住我们的眼。
原本无聊的聚会可能会被我们取消,然后去和真心的朋友聊聊天。
向死而生,是一种更豁达的心态,会让我们站得更高,活得更有意义!
今天的话题,是不是有点沉重了呢,没办法,年龄大了想的多。如果你也有各种"胡思乱想",欢迎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