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教育立国的国家,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程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必然有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面授、相授、自学、答疑、切磋、分斋、别舍、会讲、复讲、问难等,这些形式都是一些依附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或教学主体的形式。它们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因此,今日重提我国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仅是饱含着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遗产的一种文化认同,更深层的意义是思考如何提炼其智慧,鉴往知来,在传承中思变革,在变革中求持续。
1.面授
面授是当面个别授课。古代塾师教弟子,一个老师教一群学生。学生一个个对着老师严肃认真地坐好后,老师开始上课。学生的年龄有大有小,老师从大的开始教起。教过一轮之后,则视具体情况分别辅导,不必从大到小了。个别教学,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让鲁钝者得到管束,敏慧者脱颖而出。学生第一次诵读课文时应站起来,以后则不必了。学生的言行应合于中和的原则。晚来的学生加入听课,坐在他两旁的同学要站起来。大学层次的面授有所不同。古代的私学大师深居简出,能得到大师面授的机会是一种荣耀。汉代的经书,口相传授,章节句读,都由经师手定,是为师法。得到了经师的亲口传授,便被视为正宗的师法传人。故经师择弟子十分严格,只有高才生才能登堂入室,亲觌师容。古时,城里的私塾,学生多至百人以上,佼佼者往往能读到更多的书,而乡下的私塾则学生少,教学组织更加灵活,一派田园牧歌景象。
2、相授
相授即“弟子依次相授”,得到老师亲口传授的学生再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学生。老师传学生,学生再传给其他同学,这样,即使学生再多,也能得到大经师的师法真传。所以汉代的私学大师往往有著录于门下的弟子上千人,有的达到上万人。许多著录弟子一生未曾与老师见一面。这种方式既保障了众多的学生都能得到名儒硕德的教诲,又使高足弟子的才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故而为以后的私学和官学所采用。如宋代的太学,命官设置较少,日常教学工作实行的主要是一种学生互助教学制度。学生可以担任职事学官,承担教学任务。在相次传授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成一家之言,于是在师法的基础上又有了家法。有师法,有家法,有源,有流,故此中华文化源远而流长,绵延不绝。
3、自学
中国古代大学阶段的学习,教师面授课程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要是自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虽未能入室,仍日夜寻诵,未尝怠倦。即使在太学里师资力量雄厚,非私学可比,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自学。至于民间书院基本上是一个自学的地方,例如:湛若水(明代哲学家)这样安排大科书堂的教学:学生每日鸡鸣即起,寅、卯、辰三时诵书,巳、午时看书,未时作文,申、酉二时默坐思索。戌、亥二时温书。朔望升堂,先生讲书一章或二章,发明此心此学。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十个时辰用在了“进德修业”,一月当中只有朔望两日有老师讲课,而且就讲一两章经书。大学阶段虽说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并不是教师不管。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内在逻辑以及学生的材质指导学生自学。首先是为学生定课程,择书籍。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读书的方法。影响最大的是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再次,教师要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或检查学生对所读书籍的熟练程度,学生要到老师那里去背书,学生多则采取抽签的办法。
4、答疑
答疑是最能反映古代大学教学特色的教学形式。如果没有答疑,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学。事实上,大部分成就了学问,成就了功名的学子就是在家里自学成才的。学生负笈千里求学于明师,就读于书院、太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家自学有疑难时得不到指点。郑玄游于马融门下,等了三年,终于得到了“质诸疑义”的机会,问完之后便告辞回家了。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答,最能体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主动求学的精神,以及孔子“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大都未曾留下长篇大论的著作,他们的思想精华大都留在学生记录的师生问答的语录里。《论语》、《象山语录》、《二程遗书》、《朱子语类》、《阳明传习录》、《习斋四存篇》都是这样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