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不敢对我们说“爱” | 教育征文
生而为人,在“生活”之前,我们都要先去考虑“生存”,生活里有很多的无奈,其中有一种生活所迫叫做“远赴他乡”。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要去一所寄宿学校进行纪实拍摄和采访,所拍摄的内容将制作成一期节目,在地方电视台和剧组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传播,在拍摄之前我去和校方负责人沟通了拍摄主题,主要目的是想让远在他乡的父母们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给孩子多一些关心。由于“留守儿童”这个词太过敏感,和校方商议之后,决定用“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来称呼这些在寄宿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
前期拍摄开始,主持人化身为代课老师进入教室和孩子们互动游戏,玩起“击鼓传花”来消除陌生感,孩子们在游戏时都很开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和他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一样像是在闪着光。音乐停下,来不及将红领巾传给其他小伙伴的同学要去讲台上表演节目,男孩上台后很活泼,并且非常自然和自信的跳起了学校的健身操,站在门外的班主任老师微笑着和我小声介绍道:他是我们的体育委员团,开朗外向,他爸爸在外地上班,妈妈就在本地工作。
那时我在想,若是困于生活,父母能为孩子的成长考虑,两人好好商量,其中一个人留在孩子身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紧接着表演的,是一个小女孩,上台后她有些无措,老师提醒她可以唱学过的歌曲,于是她开始唱筷子兄弟的那首《父亲》,唱了几句后其他同学也跟着唱了起来,渐渐全班一起唱着“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
歌声让透过玻璃窗看着他们的我,心里有些触动,孩子们唱得并不动听悦耳,甚至有些走调,但他们的认真和深情让人为之动容。
“其实我很怕去和孩子提及他们的父母,有一次一个学生来办公室问我,‘老师,你可不可以当我妈妈呀?’那时,我的心里很难受。”班主任和我说着,仿佛再一次进入到了当时的情境之中,眼里暗藏了一些涌动。
在拍摄过程中,有个让孩子和父母通话的环节,通话之前主持人会问孩子最想和父母说什么,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开口都是有着“我爱你”这三个字的句子,而当主持人问孩子有没有和父母说过,却都摇头说“没有”,而没有说过的原因,竟然是“不敢”。
这让我有些不解,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何我们的孩子不敢对父母表达爱?
一次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外出打工的父母多久回来一次?
选择“1个月”的有89人,占16.95%;选择“半年”的有93人,占36.76%;选择“一年”的有150人,占28.57%;选择“一年以上”的有193人,占36.76%。60%以上的留守儿童一年或一年以上才能见到父母一次。
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
选择“经常,不定时”的有137人,占有效问卷的26.10%;选择“一周一次”的有143人,占有效问卷的27.24%;选择“一月一次”的有160人,占有效问卷的30.48%;选择“很少”的有85人,占有效问卷的16.19%。数据显示,有46.67%,也就是将近一半的儿童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与父母联系一次。
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即被调查对象为留守儿童)525份。
(数据来源:http://www.xyshjj.cn/bz/xyjj/sib/200709/11470.html)
身在异乡的父母,无法随时陪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但是否能多给孩子打几个电话呢?
聊一聊他们喜欢的课,聊一聊他们新交的好朋友,或者偶尔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让孩子感觉你们就在身边一样。
除了告诉他们自己很忙以外,是否能和孩子说一些自己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呢?主动告诉他们何时能回家陪伴,至少让孩子们心里清楚的知道,“很快”到底是多久。
当因其他情况未能如期回家时,是否能提前告诉孩子具体情况呢?至少这样让孩子有了心理准备,而不是到了那天满怀期待的问你,却得到“不回来了”之类让孩子无比失落的答案。
即使在外工作,也请多给孩子一些关心,毕竟错过了他们的成长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其实几分钟的通话、偶尔给他们寄本书、带个小礼物,就能让孩子满足好久好久。
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也是一样,其实陪伴的质量远比陪伴的时间长短更重要。
和孩子共同看一个故事,一起玩智力游戏,即使只有半个小时,这样的陪伴也比在身边给他一个ipad玩游戏而自己刷一下午手机要好得多。
在这次拍摄中,很多孩子在和父母的通话中都控制不住思念的情绪而哭了起来,但有一个小女孩强忍的眼泪,贴心的问妈妈上班累不累,主持人在一旁问她“你要不要告诉妈妈你想她了”,小女孩擦了擦眼泪摇头说:“我知道妈妈上班很忙”……
她的懂事和坚强让我觉得很心疼。
我们的孩子不去表达爱,更多的原因,是为父为母的我们在平时少于与孩子表达爱。
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多一些关心,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微笑说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