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孩子的质疑
徐泽南在周记本上给我留言:老师,我有一个困惑——海伦•凯勒到底瞎不瞎?
我一看,心里马上嘀咕:这孩子又在想什么呢?据我了解,这孩子书读得不少,而且应该也很杂。平时他的思想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常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在普遍阅读量偏低的其他孩子中,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我接着往下看,想看看他到底又有什么新奇的想法?看着看着不禁让我拍案叫好,原来他在读课文时发现了疑惑:如果海伦•凯勒看不见,那么课文上为什么说“从母亲的手势来看”?好家伙,这种读书质疑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这说明他在读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了,这就是有效阅读。我认真的在周记本上回答了他:这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原文:I guessed vaguely from my mother's signs and from the hurrying to and fro in the house …… 。“signs”的意思,有“迹象、征兆、预示、标志、动作、手势”之意。这里如果译为“动作”就好理解了。海伦凯勒跟家人肯定有特殊的交流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主要通过触摸和感知。感谢你的质疑!
农村孩子普遍阅读量低,阅读习惯差。在平时课堂阅读中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积极地动脑筋想问题,上课的时候基本上是就着老师抛下的问题做一下思考。徐泽南的表现真让我惊喜!
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阅读习惯都没有,把阅读当成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更谈不上有质疑的能力和习惯。很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学生遇到问题,很少自己去解决,主要是依靠老师,等着老师给公布答案。
实际上,阅读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质疑能力。我们说的“质疑”是指能够提出问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在自己阅读时,才能读得深,读得透。因此,是否具备质疑能力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所以,我要大大的夸赞一下徐泽南。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是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在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中,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又进步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从这些表述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质疑并解读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多是老师自己精心设计提问。虽然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但老师设计题目学生答,只是传达结论的巧妙做法,与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不能等同。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质疑并解决问题必须成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种阅读的方法,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思维习惯。
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精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