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己研发的芯片和系统,真的有用吗?
华为面对的制裁越来越严重,除了核心硬件芯片被ARM断供,手机操作系统被谷歌中止合作,笔记本Windows系统被微软断供,甚至连 SD 协会和无线网络认证组织 wifi 联盟,也都要将华为除名。
上周,大型制造企业伟创力代工厂发表声明说,为响应美国政府禁令,已经将集团在珠海、东莞、长沙和印度工厂的华为生产线,全部暂停。
可以预见的是,制裁华为和限制给华为提供产品和代工的相关企业,会越来越多,华为正遭受到来自全世界的围剿。
任总在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华为目前的状态正处于最佳状态。华为不惧制裁,早已准备好了硬件芯片和软件系统的两手备份。这是真的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最核心的芯片。据百度百科讲:
华为早在第一款四核手机 D1 时,就采用了自家海思研发的 K3V2 芯片,当时号称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性能上与当时主流的处理器如三星猎户座 Exynos4412 相当。
到了4G时代,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八核处理器 Kirin920 ,整体性能已与同期的高通骁龙805不相上下。
2016年10月,装配麒麟 950 的华为 Mate8 全球累计销售了 680 万台,P9、P9Plus销售六个月时间超过了800万台的销量,华为麒麟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亿套。
虽然最近被友商徕卡的广告躺枪,但是采用最新款麒麟 980 芯片的 P30 手机,在国内仍然大卖,在全球也是出尽风头。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华为研发的麒麟芯片,在商业上已经成功地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所以,尽管芯片设计公司 ARM 停止与华为合作,但是芯片已经不是华为的死穴了。
但是,但是,这真的就能说明华为在芯片上没有危险了吗?完全不是。
因为华为虽然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芯片,但是在生产出品上,却必须要依靠台积电。随着美国制裁令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不久的将来,台积电一定会不得不接受美国的限制要求,停止给华为的芯片代工。而大陆的芯片企业,还远远不能生产出 7nm 的芯片。前几天在美国主动退市的中芯国际,是目前大陆生产芯片最强的企业,也只能生产 14nm 工艺的芯片,只是台积电三年前的技术水平。
说完了硬件芯片,我们再来说说软件系统。
目前国内所有手机品牌厂商,都使用的是谷歌的安卓开源系统上自行修改的具有自家特色的操作系统,华为也不例外。但是前几天,谷歌宣布中止与华为的软件服务,将 Mate 20 Pro 从 Android Q 10.0 的名单中移除,并且不再为华为提供包括谷歌商店、Google搜索、Youtube 和 Gmail 等一系列安卓软件服务,这下就麻烦大了。
大陆用户本身就无法使用谷歌服务,这点倒没什么影响。但是华为的手机有相当一部分在海外销售,没有了谷歌服务,就成了一个空壳子,哪怕价格再低,瞬间都不再具有任何竞争力。上面说到P30 Pro 在全球销售爆涨。所不同的是,比起国内一机难求的火爆场景,自从谷歌宣布不再为华为提供安卓服务后,P30 Pro 在英国的二手价瞬间暴跌 90%,部分二手网站甚至拒绝回收这一手机。
另外一个是笔记本电脑。最近两年,华为的笔记本销量逐年提升,利润大增。但是前几天,微软驻华为深圳总部的服务团队,已经搬出华为总部,并且微软宣布不再接受华为新的 Windows 操作系统订单。在现有订单用完之前,如果华为还不能搞定制裁,那华为的笔记本业务,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任总说华为已经设计出高效简洁、可全平台扩展使用的手机和 PC 操作系统,但这个所谓的鸿蒙系统,至今没有在任何一款手机和 PC 上得到商用,我对这个可用的说法表示存疑。不是不相信华为的实力,设计不出来。而是因为,仅仅设计出一套操作系统,却没有相关配套的大量软件,根本就不能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基本需求。
这是有先例的。曾经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受伤最深的,恐怕就是刚刚宣布中止与华为服务的微软了。
曾经在 PC 时代占据 90% 江山的 Windows 系统,极大地给了微软做手机系统的信心。2010 年,微软高调地推出了一系列 Windows Phone ,实现了 Windows 系统在手机上的运行。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任何一台微软手机了。因为早在2017,微软就不得不宣布彻底放弃手机操作系统,不再做手机了。
以微软这样一个以操作系统起家,并且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公司,花了七年时间,都无法打开手机市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给市场占有率不到 2% 的微软手机设计专用的手机 App 。
当安卓和苹果上有几百万可供选择的软件时,微软手机上仅有少得可怜的一些软件,消费者在手机商店里找不到自己想要的 App,一旦形成了这样尴尬的局面,微软退出手机市场,就是指日可待的。
因此,仅仅设计出一款鸿蒙操作系统,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任总在目送微软服务团队离开的时候,应该有想过微软是怎么在手机上败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