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老师,你的课备得好吗

2018-09-07  本文已影响43人  海的波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特别成功,有人好奇,就问这位老师的课备了多长时间?老师说:为了这节课,我足足备了一辈子,但对于这节课的现场准备我只用了15分钟。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时常温习的小故事,很多时候,老师做久了,教材太“熟”了,曾经备课的初心在周而复始的重复中早已被我们丢在了身后,提本进班上课成了常态,不再读书,不再思考,但若要真正地开设一节像样的公开课,一颗心却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

15分钟的现场准备是源于一辈子充分的吸纳与思考,大道无术,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热情和能量的人。

新学期伊始,撷取三位特级教师的备课手记,期冀提醒我、我们带上一颗热爱的心,重新学习备课,重新研读教材,以促进自己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生共长。

余映潮老师备《孤独之旅》

在一次“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中,余映潮先生上了一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课结束之后,曹文轩先生这样评价:

我特别感激余老师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听他讲,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可惜有一点迟了。我特别佩服余老师掌控场面的能力,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也没有什么照应,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的手里,他就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我认为演奏得特别好。余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儒雅、淡定,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把握,所有这一切都让我非常赞赏。我想,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读了这段文字,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当然了,余老师是余映潮,余映潮是谁啊,那是语文教育的大家,我们何能及君也。

是,就是这样的教育大家,我们看他是如何备课的。

活动的时间是8月18号到20号,但我们看余老师的“备课日记”,8月7号起,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

8月7号:下载资料,在网上看电影《红房子》。写出教学简案。

8月8号:研读教材,听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文意把握,片段细读。

8月9号: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阅读论文资料,做阅读笔记。

8月10号,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铺垫与交代要到位,要多用几张PPT来进行背景解说。继续思考寻求解读的方法。

8月10号,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做了不少笔记。

8月11号: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PPT,凌晨7点基本完成。

修订为文意把握和专题赏析。

8月12日:主办方说没有九年级学生,只能用七年级升八年级的学生上课。

开始考虑降低难度,设计适合八年级方便易行的教学方案。

8月15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修改教学设计和PPT。

8月16日:

准备好第二套方案,这是为新八年级学生准备的方案。

8月17日:

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此时教学设计,已经非常稳妥,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如此虔诚、如此用心的备课历程,课又怎能上得不成功。

余老上这一课时是49岁,这节课是他思考的第164个新课。

王君老师备《风雨》

2015年11月,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四中开展“全国名师王君青春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四位老师同课异构。王君老师开课无数,随便拿一节现存的来上,都省时省力且效果有保障。但王君老师说,上旧课,没有挑战性不说,对其他三位老师来讲,不公平,也不厚道。最后由其他三位老师定了贾平凹的《风雨》,这是人教版七年级新入选的课文。

王君老师说,你不全情地投入拥抱文本,文本,也不可能向你张开怀抱。没有精深地独立阅读文本这个过程,教学设计不可能自然而然产生。

公开课堂犹如战场,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浮泛的。要上好一堂课,只能好好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于是,王君老师从各种杂事中抽身出来,开始静心研读教材,她把研读教材当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把为一件美好的事虔诚地停下来,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

怎样研读教材呢?

第一步,素读。读教材,老老实实地读,扎扎实实地读。不看任何参考资料,不需要有任何外援,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

《风雨》很短,900多字。逐字逐句地读,先用思维导图把文本的思路画下来,然后圈点勾画,细细写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感受。

十几遍读下来,文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批注,此时如果来解读教材,可以滔滔不绝说上两个小时,这样就开始了第二步骤——

“联读”。不看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是看别人对贾平凹的研究。王君老师说,语文教师在面对任何一篇经典文本的时候,其视野起码应该是这个文本本身的5到10倍,有了这个视野,文本冰山下面的百分之八十就暴露在你的面前,这对于选择最合宜的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点拨学生,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野决定了宽度和高度。

在素读和“联读”完成后,王君老师开始思考如果面对初一的学生,该如何定文本的特质。“扎扎实实地教语文课,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讲得多不如讲得精,练得浅不如读得深。思之又思,最终,王君老师决定把《风雨》处理成语用型文本,这样课堂的结构就出来了:看章,看段,看句,看词,四个板块。

因为思考深入,这节课上的老师不想下课,学生不想下课,听课的老师不想下课。

一课如一季,青春因此而定格,岁月因之而永恒。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王君老师不熬夜备课,但每天凌晨四点钟,清晨会准时叫醒她。这些年,她出版的近10本专著,几乎都是在清晨完成的。

肖培东老师备《祝福》

2016年7月11号,“南菁杯”全国鲁迅作品教学专题研讨会,肖培东老师执教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

“一部经典的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肖老师借卡尔维诺对经典的阐释,说出了他对鲁迅《祝福》的全部敬畏。备课的原则依然是遵循“语文课就是教读课,”经过反复咀嚼,最终简化《祝福》教学的繁杂冗长,点面结合,“有预谋地摆脱学生”,由扶到放,由教而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小说的能力,把《祝福》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

《祝福》中无数精彩,一个场景,一个道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但肖老师的课堂总是沉浸在文字深处,那里总会有特殊的味道值得反复咀嚼深加品味。

经过深入又深入的思考,肖老师终于发现了文中隐藏的十二次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不多余的传神的“眼睛”,也就有了45分钟的《祝福》教学内容,简简单单,“浅浅的”。

开课15分钟,学生在安安静静地读《祝福》,整整15分钟。

在肖老师眼里,“不是只有炽热和喧嚣才能激发生长,寂静中自有生命的勃发。”肖老师很陶醉课堂上学生这样的阅读状态,像记忆里蚕食桑叶或细雨浸润泥土。正是有了这样的寂静,才有了后来学生思维的澎湃。

“课堂最怕没有意外。语文老师,最怕缺失发现和捕捉意外的眼睛。”

听过肖老师课的人,恐怕没有不赞叹他对课堂意外的发现和捕捉的,他总是能从那些“意外”里掘出课堂的精彩。

当然,这源于肖老师对文本的“深挖”,《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浅浅的”教,是基于深深的悟。

王君老师说:“谁敢像他,只用最家常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一起咬文爵字,说说议议。再坚深的文本,也基本不引用,不拓展。坚守文本本身,牢牢地踩在这一篇文本的土地上,不摇不晃,不偏不离。”

足见,肖老师在研读文本上的深功夫,正是因为课前的“深挖”,才有了课堂的精彩。

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师要用“洪荒之力”塑造自己。怎样塑造?那就是备课,先做读者,读懂教材,在真懂上下功夫。三遍五遍,十遍八遍,来回往返地读,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涵,从思想内涵到语言文字,从结构框架到细节点燃,从细节巧施到缜密构思,从查阅资料到文献佐证,把文章读到字已不躺在纸上,而是站起来与你对话。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让我们在备课上重新起航,名师尚且如此,我等就更应该多多钻研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