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95)下
【原书卷六·一四】
“英”皆音“央”:《清人》云:“二矛重英”,下句为“河上乎翱翔”;《有女同车》云:“颜如舜英”,下句为“佩玉将将”;《楚词》云:“华采衣兮若英”,下句为“烂昭昭兮未央”。“风”皆读“分”:《绿衣》云:“凄其以风”,下句为“实获我心”;《晨风》云:“鴥彼晨风”,下句为“郁彼北林”;《烝民》云:“穆如清风”,下句为“以慰其心”。“忧”皆读“喓”:《黍离》云:“谓我心忧”,上句为“中心摇摇”;《载驰》云:“我心则忧”,上句为“言至于漕”;《楚词》云:“思公子兮徒离忧”,上韵为“风飒飒兮本萧萧”。其他则“好”之为“吼”,“雄”之为“形”,“南”之为“能”,“仪”之为“何”,“宅”之为“托”,“泽”之为“铎”:皆玩其上下文,及他篇之相同者,而自见。“风”字,《毛诗》中凡六见,皆在“侵”韵,他可类推。朱子不解此义,乃以后代诗韵,强押《三百篇》,悮矣!至于“委蛇”二字有十二变,“离”字有十五义,“敦”字有十二音:徐应秋《谈荟》言之甚详。
《清人》,《诗经·国风·郑风》篇章中的诗篇。这是一首民间政治讽刺诗,揭露郑国国君不爱惜民众,久役人民于河上,兵众不满,纷纷逃役。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以增强诗歌的气势,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二矛重英。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有女同车》,《诗经·国风·郑风》篇章中的诗篇。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主要描写与男子共同乘车的姑娘,从美丽的容颜、轻盈的体态、娴雅的举止、精致的佩饰、美好的声誉来表现其外表和内在的美。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此诗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饱含感情地对美女进行描写,摹形传神,活画出一位出众的美女形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舜英,音是shùn yāng,意思是木槿花。《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经里的“舜华”、“舜英”,系指木槿花,比喻女子美貌;齐鲁人又谓之王蒸,言其美而多也。可见为褒义的词语。迄至唐朝,对木槿花词义已有变化,孟郊《孟东野集·审交》诗曰:“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故自此木槿花称为朝开暮落花,因以形容人心易变。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蕣,仅荣华一瞬之义也。”
楚词,一般指《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华采衣兮若英”、“烂昭昭兮未央”,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云中君》。
《绿衣》,《诗经·国风·邶风》篇章中的诗篇。此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全诗四章,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进而追念亡妻的贤德。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晨风》,《诗经·国风·秦风》篇章中的诗篇。《晨风》一诗,《诗序》的解释是,讽刺秦康公,说他忘记了穆公的事业,抛弃贤臣。“毛传”和“郑笺”都是根据这一解释,加以发挥。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是一位妇女思念丈夫之作。从诗的内容与情调来看,朱熹的说法较为可信。全诗三章。首章“忧心钦钦”,念念不忘;次章“忧心靡乐”,忧愁思念,失去欢乐。三章“忧心如醉”,梦魂颠倒,如痴如醉。
鴥,音yù,意思是(鸟)疾飞的样子:“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烝民》,《诗经·大雅》篇章中的诗篇。为周宣王时代的重臣尹吉甫所作,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此诗赠之。全诗八章,每章八句,赞扬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政绩。章法整饬,表达灵活,在说理中不时采用民间谚语、俗语,用词精当,还多用叠字,使诗歌既生动又入理,增加了表现力。
喓,音yāo,本义为草虫鸣叫声。出自《诗经》的《召南·草虫》中“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喓喓:昆虫鸣叫的声音。草虫:蝈蝈。 ②趯趯(ti):昆虫跳跃的样子。阜螽(fù
zhōng):蝗的幼虫。
《黍离》,《诗经·国风·王风》篇章的诗篇。“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之作。《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离去。而作是诗也。”黍,音shǔ,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黏,可酿酒。亦称“稷”、“糜子”。
《载驰》,《诗经·国风·鄘风》篇章中诗篇。据《左传·闵公二年(前660)》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当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这首《载驰》。许穆夫人名义上是卫宣公与宣姜的女儿,实际上是卫宣公之子公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据前人考证,她约生于公元前690年(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左右,卒于公元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大约活了三十四岁。因为嫁给了许穆公而称许穆夫人。
“思公子兮徒离忧”、“风飒飒兮本萧萧”,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山鬼》。
类推,音lèi tuī,比照某一事物的道理推出跟它同类的其他事物的道理。《汉书·终军传》:“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以类推。”宋·曾巩《再议经费札子》:“则又以类推而省之,以岁入一亿万计之,所省者十之一,则岁有馀财一万万,所省者十之三,则岁有馀财三万万。”
朱子,即朱熹。
悮,音wù,同“误”,谬误,耽误。《说文》:谬也。
徐应秋(生卒年不详),字君义,号云林。明代衢州府西安县(今衢州市柯城区)人。明四川巡抚、学者徐可求次子。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福建左布政使。著有《玉芝堂谈荟》、《骈字凭霄》、《雪艇尘余》、《古文藻海》、《两闱合刻》、《古文奇艳》等。人称其文:“读其文如入蛟宫琼室,但见光彩陆离而不悉名其宝。”
《谈荟》,即《玉芝堂谈荟》,别题《谈荟》。笔记。明徐应秋编著。三十六卷。作者小序自云是书“未及典谟垂世之经奇,止辑史传解颐之隽永”。计八百余条,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史地、天文、历算、工艺、风俗、饮馔、佛道等。以搜奇记逸为主,间附考证,订正名物。今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