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散文集简海拾贝 故事集

追忆似水年华

2019-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何婉仪
追忆似水年华

最近看到好几个朋友都写出像瓦尔登湖一样的文字,每次读到这种宁静,总会欣喜若狂。每隔一段时间,我总会重拾《瓦尔登湖》。这是一本让人宁静的书,每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重温梭罗说到衣服那些段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愿穿破旧衣服。如果有谁穿着补丁的衣服,一定会被认为是异类。我想那些穿着破旧衣服的人,首先必须要过自己这一关,还要摒弃别人对他的成见。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把外在看得很重。有的人宁愿下雨天不打伞也不愿打一把破旧的伞;有的人宁愿天冷的时候少穿件衣服,也不愿穿着打布丁的衣服;有的人把瘸一条腿看作理所当然,也不愿接受一个穿了破洞鞋子的人。

人们不停地去包装穿在最外层的衣服,而忽略了包在衣服里的灵魂。人们在乎衣服是否光鲜亮丽,却忽略了灵魂是否缺乏营养。其实人们没必要穿新衣服,除非你换了一份新工作,去见一个新人,去那些人群不断流动的地方当一个过客或观众。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是自己那份可怜的尊严,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其实你的朋友在乎的不是你去做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你能把一件事做成什么样子。当你的思想是新鲜的,用什么包裹身体又有什么区别?这就好比用旧壶装新酒,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想《瓦尔登湖》一直被追捧,一直被爱它的人反复阅读,就是因为梭罗用它的文字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简单和美好,给我们提供了活着的另一种可能。梭罗认为,一个人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 一个人可以靠很少的劳作就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一个人可以追求很少,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幸福。

那天在花博会,一个农家小院的宣传吸引了我的注意。有一个帅气的大哥在炒着喷香的黄豆,帅气大哥和每一个到访的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当我走到跟前,他停止了翻炒,一边从锅里舀出黄豆一边说:“好吃吗?”

“好吃!”

“有没有小时候的味道?”

“跟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

“有没有想家的感觉!”

“长大后,很少再吃到这种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想起小时候每次打磁粑,母亲就会炒制这种黄豆,把它磨成黄豆面,放点白糖,用来蘸糍粑。每次吃糍粑,我们都会吃很多黄豆面。每次母亲都会在黄豆刚炒熟的时候,留一点给我们当零食。”

那天我在这个展馆停留了很久,还有好几个和我一样停在这里追忆似水年华的人。黄豆杆,竹凳,木桶,又把我拉回那个回不去的旧时光。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姑娘,我想我应该提一个花篮儿,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我每天忙碌着,只为寻找一朵自己最喜欢的野花。

妈妈为我种下了希望。我最期盼每年的秋收,大人在地里收割麦子和水稻,小孩子们在地里捡漏。小孩子们很有耐心,将一株一株拾起,只要坚持,一天的收获也不少呢。

那时候喜欢看母亲将一个竹子做的农具高高举起,重重的打到黄豆杆上,只听噼噼啪啪的声音,一颗颗金黄的颗粒从母体剥离开来。那些跑远了的黄豆,就成了我们追逐的美好。待母亲把晒垫里的黄豆装进箩筐,地上的种子就是我们的。我们姊妹几个比赛着将地上的黄豆一颗一颗拾起,晚上的美餐就是我们的劳动果实。母亲将黄豆放在锅里炒制,待炒熟后,放点油和盐,就成了一道香喷喷的时令小菜。

大自然也有霸道的时候,它的种子,不允许我们全部掠夺。那些被虫咬过或长得瘦小的,被我们无情抛弃,还有一些躲在黑暗里的种子,过了几天就蜕变成豆苗了。如果你用心观察过一颗种子的成长,或者曾经感受过一种新生力量带来的惊喜,你一定能明白:没有一种力量,能和破土而出相媲美。

那一簇簇黄豆杆,是我梦中的田园。我看见自己在太阳底下呐喊,我看见满是粮食的小屋里有一双双小脚在玉米上行走,我看见母亲汗流浃背却满是收获的喜悦,我看见风车在不停地旋转,我看见磨子在流出浓稠的液体。想起故乡,想起回不去的过去种种。记得母亲每年都有在每个人生日当天启用磨子推豆花的习惯,母亲说,把我们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赶跑。

每当追忆似水年华,就好像在暗室开了一个裂缝,我感到光照了进来。或许,我们总在不断地期待,就为了当我们老的时候,有更多值得回忆的年华。

文图/何婉仪

2019.11.4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网图,侵删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