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021乐在今朝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

魔童降世?超雄综合征的真相

2025-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Ethan小书匠

原创文章,首发于公众号:Ethan小书匠,文责自负

最近看了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里面有一篇题为《天生犯罪人》的随笔。我这才知道“天生犯罪人”理论是极其不科学的。将性染色体为XYY的人视为天生坏种,更是一种误解。

我接触到超雄综合征(XYY)还是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上。生物老师提到XYY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有这种染色体异常的人有暴力倾向。那时的我对这种观点没有丝毫怀疑。就在去年,我还在B站刷到一个韩国综艺视频片段。里面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家暴妈妈,唯独害怕更加暴力的爸爸。在妈妈声泪俱下的倾述声中,up主指出有些人天生就是坏种,而评论区不少人则谴责这位妈妈,说她应该在发现孩子染色体为XYY时就把孩子打掉。所以在高中教育以及网络宣传下,我对超雄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的印象根深蒂固。

直到我看了法学教授的科普,我才发现自己竟误解超雄综合征(XYY)十二年。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超雄综合征(XYY)是一种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综合征。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是46,XY,而超雄综合征的染色体是47,XYY,多了一条Y染色体。这种情况是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原细胞在进行第2次减数分裂时,Y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不是遗传!XYY综合征不会在家族中代代相传,而是随机发生的染色体异常。

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检测自己的基因型,所以认为XYY极其罕见。其实男性新生儿中XYY的概率为1/500~1/1000,大部分是没有临床症状的。除了部分有身材高大(常超过180cm)、学习稍有困难或者语言发育迟缓。其他方面都和常人无异。

那么,XYY当初是怎么和犯罪联系在一起的呢?在《圆圈正义》中,罗翔老师以1966年发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起惊天血案为引子,罪犯理查德·斯佩克超级冷血,49分钟里折磨并杀死8名护士,而他的辩护律师以斯佩克的性染色体是XYY为其辩护,认为他的犯罪是染色体决定的,本人身不由己。

律师的观点是援引1965年,英国苏格兰一家医院的一场研究。在315位因极度危险、暴力倾向被关押的病人中,高达75%的患者性染色体是XYY型。一年后,又有研究人员在被羁押的犯人中,发现具有XYY基因的人普遍身材高大,且犯下不同罪行。在这之后又不少科学家都宣传XYY型的人具有暴力倾向。

人实施犯罪,是否具有生物学上的原因?意大利的刑法学家龙勃罗梭对此进行的系统研究。他通过大量解剖罪犯,得出犯罪的原因在于原始人和低等生物的特征必然要在我们当代重新繁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虽然晚年时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不再认为遗传是犯罪的决定性因素,而是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但是人们还是更多地关注遗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从《发条橙》到《涉过愤怒的海》,影视作品反复将XYY患者刻画为反社会人格;短视频平台上,“超雄宝宝”成为流量密码,评论区充斥着“建议打掉”的冷漠。其实早在1968年就有研究指出,通过对苏格兰监狱和精神病院的调查发现,XYY男性的比例与正常人群并无统计学差异。1979年日本一项研究通过对1371名男性少年犯进行染色体检测,发现只有5人是XYY。然而这些研究因为不够猎奇并没有翻起水花,以至于我在2012~2015年读高中期间,还被生物老师教导超雄的人有暴力倾向,智商也不行。2024年还刷到有些人是天生坏种的视频!

我不由得想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哪吒一出生就被视为“魔童”,差点被亲生父亲“大义灭亲”。背负着原罪的标签,这种遭遇和XYY染色体男性的命运何其相似。所以关于超雄综合征(XYY)的科普还任重道远,其实有医学教授指出将超雄视为综合征本身就不合理。

所以医疗工作者要尽到科学传播的责任,让更多人明白基因差异如同眼睛颜色,无关价值判断。教育工作者也要及时更新知识,避免误人子弟。媒体以及个人也不能为了流量未尽考证,以讹传讹。

“染色体无法定义人性,正如星辰无法决定轨迹。”当我们在基因序列中寻找善恶的密码,本质上是在逃避教育的责任、推卸社会的义务。每个生命都该是未完成的画作,社会应提供画笔与颜料,而非急于给未干的墨迹贴上标签。让医学回归科学,让教育传递温度,让法律守护尊严——这才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