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爱教育想法教育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53人  自在人生wub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欺凌36耳光女生家长致歉: 没管好孩子。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每一次欺凌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既有其形成环境,又有其成长过程;社会治安管理、家庭教育方式、学校监管程序等,都有不到位的地方,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欺凌36耳光”事件同样如此,笔者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看法: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其一、社会治安管理,尤其是警、校、家三方联合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强化,确保未成年人财产与人身安全。在校外发生的未成年学生欺凌事件,严格说起来,主要是警察的事务范畴,但是又与学校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警、校、家三方有机联合,是有效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得力措施,三方密切配合,尽量把事情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高效地预防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的发生。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其二、家庭良好科学的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与家庭教育失当或者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孩子暴戾霸凌性格的养成,都是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直接导致的;另一方面孩子性格懦弱、逆来顺受也是家庭教育不当和缺失的产物。正常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教育孩子既要勇敢面对欺凌,又要学会善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不欺负别人,别人也别想欺负我们!当欺凌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必须坚决打回来,她们可以四人打你两人“36耳光”,你为何不可以八人打她四人“72耳光”,反正都是未成年,谁怕谁?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其三、学校监管程序不能流于形式,不要以为有了班主任、安装了监控、宣传了校规校纪就万事大吉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初中生,是最难管理的一群孩子,他们生理趋于成熟、心理却是半生不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他们的常态,说其是一群“生猛动物”,一点也不过分!学校必须牢牢抓住这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普遍性格特征,采取更加卓有成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积极配合警方和家庭,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尽量在欺凌问题出现苗头时,就能够让它消弭于无形!

家、校、警三方联合: 无缝衔接,让校园欺凌消弭于无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36耳光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负有一定的监管不力的责任。打人孩子家长仅仅是道歉,是完全不够的,对于欺凌者该治安罚款和惩戒的就要罚款和惩戒,对被欺凌者该道歉与赔偿的就要道歉与赔偿;不要说什么未成年人不承担责任,否则,都是未成年,你可以有初一,我也可以有十五,冤冤相报何时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