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亨:唐诗保护传承者
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大厦将倾。一位76岁的古稀老人颤巍巍地叮嘱儿子,将他的书稿心血藏于山寺之中。这一举动,一直影响到后世400年的今天,乃至千秋万代。每当我们笑谈李白的癫狂不羁,杜甫的沉郁忧民,都应该向这位老人深深地鞠一躬。没有他,中国辉煌的唐诗文化,将会失去大半壁江山。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胡震亨。
相信除了对唐诗或古文化极其热忱的读者,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阿宅初次听到他的名字,也是十分茫然,等到了解到他所做的事情后,整个人都震惊了。因此阿宅仔细搜索了他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让一代巨擘声名可以更广泛流传。
1569年,胡震亨出生于浙江海盐县一个书香世家。一家四代皆嗜书如命,家有好古楼藏书万卷。
早年的胡震亨,同明末其他举子一样,热衷科举。18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此后连续十年,进士不中。因此开始弃举从官,于1607年选授故城县教谕,后历任合肥知县,荐补定州知州,德州知州,擢兵部员外郎。为官期间,颇多善政,爱民如子,“治状冠江北”。
50岁的时候,胡震亨被提拔为山东德州知州。厌倦官场的他,以母老为由推辞没有赴任,而是安心回家著书刻书。
也就是这时候的他,赫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作为中国诗歌脊梁的唐诗,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消亡。
一说起唐诗,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据说李白一生中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1000篇左右,也就是说流失了90%。
今天杜甫流传下的诗歌多为他40岁之后所作,约有1500首左右。那么他40岁之前呢?根据他写的《进<雕赋>表》,自述从7岁写诗到40岁,约“千有余篇”。而这“千有余篇”,在历朝战乱中,大部分佚亡了。
一首《春江花月夜》让我们知道了张若虚,至今流传下来的诗歌竟然只有2首。这位大家难道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轶失了。
当我们翻开那些有名的诗人的介绍:骆宾王、王勃、李商隐、孟浩然、王之涣……,我们见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早佚”“散轶”。
酷爱诗歌的胡震亨翻开了当时号称最全的唐诗集,开篇第一卷就怒了,连唐高祖李渊的诗都给记漏了,也能说是最全的唐诗集吗?
胡震亨痛心疾首,发现到他所处的时代,辉煌灿烂的唐诗竟然失传了近一半!如果再不行动保护,后代子孙可能将再也看不到这些名家的作品了!
公元1625年,已经57岁的胡震亨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千秋万代的决定:他要编纂一本最全的唐诗集。
说起来容易,行动起来又是何其艰难!
在没有打字机、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热心网友友情上传自家流传下来的古籍的年代,胡震亨要寻访一首名人残篇,往往要跋山涉水好几天去抄,还不一定能抄到。
但是胡震亨依然孜孜不倦地去收集,去整理,去撰写,不敢有一分一秒地耽误。他惶恐,自己懈怠一时,便又有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勤奋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他的自述“每批卷,惟恐客至,妨吾所事也”,害怕客人到访,耽误他的收集工作。
一人之力,挽唐诗江山,他不觉得自己是“蚍蜉撼大树”吗?《津逮秘书》识语中他说:“余尝谓世上书虽不易尽,其存者亦自有数。……愚公欲移山,人咸笑之,而公谓不难。尽刻人间书故难,当不难移山也。”世上的书再多,也总有个数;收集人间书再难,还能难得过愚公移山吗?
就是秉承着这样的精神,争分夺秒、呕心沥血、不分昼夜。公元1635年,这位67岁的老先生放下了笔,一本巨著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就是《唐音统签》,后世《全唐诗》的蓝本,现代娃娃们一人一本的《唐诗三百首》的祖本。
之后历经七载,老先生笔耕不辍,又完成了研究李白杜甫的两部大书《李诗通》《杜诗通》,让这两位诗人,以更立体的形象并立在唐诗的长河中。
《唐音统签》共1033卷,卷帙浩繁,不仅有详尽的唐诗,还有评语和小传,让那些即便只留下残句断章的诗人,也能名垂后世。资料详实,论断精到,成为现代研究唐诗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公元1644年,清军的铁骑踏平大半个大明江山,四处战火频仍。已经76岁的胡震亨嘱咐儿子胡夏客将自己的晚年心血藏于山寺,免遭战火焚燹。次年,这位老先生死于逃亡的途中。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生于乱世,清朝时文字狱又加剧,竟没有后人敢于为老先生作传。这位以一己之力背负起唐诗命运的人,就这样竟不为现代的大多数国人所知。
他的《唐音统签》全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被称作稀世孤本。
我辈慨叹,感谢这位老先生,将这份时代巨礼,为我们留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