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未定的瓜一事思考代入党和女主党非对立
现在乙游剧本模式绝大多数为剧情主导模式,即靠剧情的推动发展故事,那么代入感实则是共情,间接代入。这就是不少人在代入党和女主党之间反复横跳的原因,因为它们本身就隶属于同一类别,因此削弱主人公的存在会削弱情绪点。
影响共情的主要因素有:(1)对主人公行为的认同感。这是最重要的,比狭义上的代入感更重要。你可能觉得主人公跟自己是完全两种类型的人,但她的所作所为能得到你的认同,她的所思所想能获得你的共鸣,那,就共了情。
(2)聚焦主人公的情感渲染。具体为心理描写、氛围描写(造氛围典型是恋与,但太多了占比失衡)等。
(3)不过分狭窄也不过分宽泛的设定。如果受众是国内年轻女性,主人公是金发碧眼的老者的话,就会削弱代入感。狭窄如塑造人物365问,多为细枝末节,重要的是核心性格、外在属性、成长轨迹、言行举止、外人评价,细枝末节指喜欢可乐还是雪碧,可乐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只削弱代入感,在真正写的过程中也是写不到的,细枝末节多了就要反思剧本问题了。
(感觉陷入角色创作的误区。堆砌无用的喜好并没有用,你是先想出过分具体的女主人公形象,再束手束脚推断剧情怎么继续吗?但这是以剧情为主导的乙女游,非常不合适,而另一种以男主塑造为主导的剧本模式可以这么写男主。这应该就是原主想表达的未定主要问题但表达失误导致玩家乃至乙游圈参与内耗)
趋近于零存在感下主人公的缺陷主要有:(1)淡化主人公的驱动力。男主和主人公为剧本服务,主人公需要有主动力而不是被推着,即目标驱动。毕竟情节设定=目标驱动,冲突=愿望+危险,剧情推动会因为人物的无性格受限,故事里有没有主人公都可以(故事参与感差)、主人公从始至终并没有明确目的(会导致结构松散)在我看来是失败的。
(2) 减弱剧本主角本身的魅力。剧本主导模式下主人公并不可能没有任何特性,除非是人物推动模式(典型如掌心),那么不用多赘述。
(3)减弱人物与人物间的拉力。作者塑造人物关系搭配人物通常是有的放矢的,人物们的性格差异越大越易写冲突,因此设定角色时会尽量选截然相反属性拉距离,主角之间塑造最好既崩又拉,如既性格大异又是同伴;既是知己又是阵敌的棋逢对手状态(这或许就是我首页津津乐道的御剑和成步堂,教经和义经)。
以男主塑造为主导展开的剧本模式下,即靠人物的推动发展故事,那么就是直接代入。它们通常把男主刻画得更详细、讨喜、立体、失控,男主直接为主人公服务,天生适合削弱主人公存在。不展开了,不然还得写好多……反正说清两个代入方式本质殊途同归就行。
两者之间并无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