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想法每天写1000字

妈蛋,别拿“996”、“8116+8”绑架我,老子只想让白日梦飞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7人  张海燕_天赋变现

最近被“996”、“8116+8”这两组数字密集刷屏,仔细一看,原来是关于工作时间的讨论,因为阿里的马先生和京东的刘先生先后表明了自己对工作时间制的看法,引发各路网友们的热议,直接上了热搜。

“996”是指一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9点到晚9点。

因为马先生在员工内部会上说能年轻人们能做“996”工作制是一种福气而引发各方网友的热议。

“8116+8”是指一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周日再额外工作8小时。

这个工作制是刘先生在马先生的言论上热搜之后紧跟着表达的关于工作时间的观点,再次把工作时间这个话题推向热议的高峰。


“996”、“8116+8”,真的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吗?

        没有“996”、“8116+8”,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日梦想家》中这位面临中年失业危机的老男人,是如何跳脱“996”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白日梦的!

《白日梦想家》男主沃尔特·米蒂(本·斯蒂勒饰),一个每天二点一线的上班族中年男人,一份工作做了16年,每年都会为母亲存储养老基金,心仪女同事不敢直接追求,容忍无礼的上司,靠想像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影片男主普通到乏味的生活,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

现实生活的沉闷是否也让你如男主一样动不动就白日做梦呢?

看看男主的白日梦,真是精彩纷呈,英雄超人;无畏的角斗士;测试人类精神极限的探险家;还有口若悬河的幽默,魔幻的爱情。

徜徉在这些无限的想像中,真的是让人感觉好开心,好快乐,好美好呀。

那你呢?

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是否也和男主一样感觉爽极了呢?

可是梦醒之后,活到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和面对残酷现实的男主一样?

错过了上班的班车,面临被裁员危机;被上司同事嘲笑调侃;被喜欢的女人误会以为对她感到无聊;甚至还错过了妈妈告诉他肖恩来找过他的消息。

男主沃尔特·米蒂灰心吗?丧气吗?郁闷吗?想必肯定是的。

可是他没有时间灰心丧气,因为他要想办法保住自己的饭碗。

但也就此,踏上了他实现白日梦的旅程,为我们上演了一部筑梦奇旅。

沃尔特·米蒂的筑梦之旅有两次出发,看似好像都是为了找到底片,保住工作,实则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次出发,沃尔特·米蒂为保住工作而出发。

这个足够清晰的目标,让他勇敢的走向暗恋的女同事,并在女同事的鼓励下快速的行动。

沃尔特·米蒂在犹豫要不要上那个醉汉驾驶的飞机时,女同事边弹加唱的白日梦,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这个时候男主的白日梦开始升级了。

从最初逃避现实生活的白日梦,到给自己赋能,增强自己勇气与行动力的白日梦,这是很大的转变。

是什么让男主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是爱情的力量吗?

看影片中,的确是女同事在不断鼓励支持着沃尔特·米蒂。

实际上呢?

在我看来,目标感的变化才是沃尔特·米蒂转变的真实原因。

17岁时父亲的突然离世,家中没有存款,生活无依,沃尔特·米蒂只得从一个想要环游世界,想要参加滑板比赛,留着莫霍克头的男孩儿变成一个承担家庭责任,希望能安稳度日的人。

男主对生活梦想,激情的目标感,全部停留在了17岁那一年,他在《生活》杂志工作的16年,不求多好,只求安稳,而那些被压抑的,曾经的梦想,只能靠着肖恩拍回来的照片,用白日梦来给自己慰藉。

可是,内心的渴望如果真的能被压抑,那生命为何存在?

这个命题,我曾经深思了许久。

而剧中男主寻找底片的经历却给出了我认为非常完美的答案。

内心的渴望是无法被压抑,它终将在某一天,通过生活中的某些事件让我们看到,并去经历它,实现它。

突如其来的裁员事件和25号底片的乌龙,就是沃尔特·米蒂想要经历,实现内心渴望而吸引来的事件,在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他开始找回自己。

看似是找回底片的目标,实则是由于内心渴望而化生出的目标。

沃尔特·米蒂希望安稳度日的目标,已经转变成了满足内心渴望的目标。

所以,当女同事鼓励他去找肖恩时,他才会马上行动。

虽然第一次的追寻,与肖恩擦肩而过,可是沃尔特·米蒂通过与鲨鱼的搏斗,从火山爆发中逃生等等体验中实现了自己渴望的冒险,激情,有勇气,有魄力的生活。

他看到了自己从17岁以来的生活状态,正视了自己心中这么多年一直隐藏着的渴望,与曾经17岁的自己合解了。


那亲爱的你呢?

你现在的生活目标,是为那些约定成俗的目标而在努力行动,还是为心中深藏的渴望而努力行动呢?

你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是一个逐渐正视接纳自己内心真实渴求的过程呢?

曾经梦想成真的你,是否还记得当你锁定目标,行动起来,去经历体验了你想要做的事情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呢?

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你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非常笃定的自信呢?

沃尔特·米蒂就是带着这样前所未有的笃定感,开启了他的第二次寻找肖恩的旅程。

第二次出发时,沃尔特·米蒂已经被辞退了,他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寻找这张底片了,可他为什么又再一次出发了呢?

因为沃尔特·米蒂的目标又变化了!

他从满足内心渴望的目标,变成了寻找生命如何存在的目标。

他用蛋糕贿赂军阀,攀登喜马拉雅山,喝山泉,吃树叶,在天地间跳舞。

这哪里还像是一个安坐在办公室,不苟言笑,常常计算自己的存款余额的沉闷男人呢?

沃尔特·米蒂已经活出了生命存在的真谛,可是他却不自知,直到遇到肖恩。


肖恩告诉沃尔特·米蒂生命是如何存在的呢?

享受在那一刻!

当沃尔特·米蒂疑惑的反问肖恩时,肖恩再次强调:是的,那一刻。

肖恩的“那一刻”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当下”。

享受在当下!

雪豹消失了,肖恩一扭头,看到了远处正在进行的足球活动,然后就起身要去参加。

肖恩没有太多的语言,但是他活出了“安住在当下”,“享受在当下”

沃尔特·米蒂起身也加入了足球活动,一群男人,在海拔几千米,氧气稀薄的雪山上,尽情挥洒出了“享受在当下”。

那到底什么是“当下”呢?

我曾经以为是“现在”,直到后来我真正开始进行“觉性修习”之后,才明白当下真正的含义:有觉就是当下。

吃饭时,知道并只专注在吃饭上;

喝水时,知道并只专注在喝水上;

走路时,知道并只专注在走路上;

聊天时,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并时时修正;

看电影时,知道自己的情绪起伏并不去跟随;

~~~~

当我们保持着“觉”时,就是在“当下”;

当我们正向的“觉”时,就是在“享受在当下”;

亲爱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觉”呢?

你是在享受当下?还是活在自己的情绪中呢?

从逃避现实,到跟随心中渴望,再到享受在当下,沃尔特·米蒂的筑梦之旅,是从生活目标到生命目标的自我突破与转变。

沉溺在生活目标和活出生命目标的区别,通过这部《白日梦想家》真真切切的展现了出来。

不被“996”、“8116+8”绑架的生活,或许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想要的生活。

需要重新找工作的沃尔特·米蒂,求职简历中完全打破常规的自我介绍,向我们展现了未来符合整体人类意识扬升的工作,定是那些越来越多活出自己生命目标的人在从事。

因为人类整体正在经历一场意识转变,会需要新的形式让这种更高意识来临。

旧的形式正在改变,成千上万的人会改变工作,开创新的事业。

所以,我们此刻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喜好,梦想为核心创造新的工作,建造新的架构,并结合自己的天赋支持这种新意识的扬升。

认出新的机会、感觉哪里有新的需要,并创造满足这些需要的形式,这都是我们能掌控的。

这些新型的工作将赋予我们和他人力量,并带来挑战让我们进一步成长。

而这一切的开始,有可能从你的白日梦开始,也有可能从你开始正视自己眼前的生活开始,更加有可能从你停止日夜加班开始~~~

去他的“996”、“8116+8”?

还是继续忍受“996”、“8116+8”?

不管如何,你总是会有所行动,对吗?

而当下的行动就决定着你的明天!

我是张海燕,轻生活倡导者,以职业规划为名,行个人身心解脱之道,擅长通过解读个人天赋激活人生志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