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目的(意图)和设计理念
三、设计目的(意图):
课前题:
课前题主要担负导学的作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通分的引入与学习。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节课的基础。课前题的解决需要比较
课中题:
本课例2的学习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提供画图借助几何直观,也就是分数的直观模型将抽象变为直观进行比较;二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其本质就是数的概念的一致性的应用——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本质上就是转化为计数单位相同的分数,然后比较计数单位的多少。例3则是进一步强化通分的方法:一个是公分母为分母的乘积,一个是公分母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作为课中辅学题的设计,应起到巩固重点,分解难点的作用。该课中题的设计首先充分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课程理念。其次2022版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关键词11个。几何直观与模型意识可以通过画图的应用得到训练与强化。通过提供饼状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感性认识到
课后题:
为了体现减负精神,课后题量需要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因此一共设计了四道题。课后课担负着以下使命:一是帮助回顾与强化本课的基本内容,或者说本课知识与技能所遵循的基本知识点与思维逻辑方式;二是突破本课知识内在的重难点;三是尝试建构思维模式,借助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思维路径,形成数学思维模型,助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训练。
课后第1题:
1.感悟同一个分数,可以拥有不同的计数单位;
2.感悟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有相同的计数单位;
3.强化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思维路径;
4.突出计数单位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关键所在与关系桥梁;
5.训练数学思维,感受数学思维的有序表达。
课后第2题:
1.中间值法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特殊应用;
2.数学思维的逻辑化训练;
3.核心素养之推理意识的训练与积累。
课后第3题:
1.常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2.分数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课后第4题:
这是一道智力提升题,为了让更多学生有能力解决,特意设置了思维路径作为引导。同时也增设了温馨提醒:先自己想一想吧!老师相信你哦!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再往下看吧!从心理学的角度,赋予老师的期待,激励更多同学参与挑战。
1.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空间;
2.通过分子相同比较分数的大小;
3.异分子分数通分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4.数学思维的有序化与理性具体;
5.综合判断能力的训练。
四、设计理念:
(一)三个体现
1.课程理念
(1)课中题“重要的是你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课后第2题“请勇敢地说出来”,课后第3题“请写出你思考的过程”,都是强调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是落实新课标“三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与日常训练。
(2)课中题的饼状图的应用突出了核心素养之五——几何直观在代数中的应用,同时渗透了直观模型,是核心素养之九——模型意识的训练与目标培养落实的实践。
(3)课后第1题突出了数的概念的一致性——计数单位的理解与应用。
(4)课后第2、3题落实了核心素养之一——数感和核心素养之七——推理意识的训练。同时第3题还渗透了核心素养之三——符号意识的培养。
2.减负精神
(1)遵循小学高年级作业时间总量不超过1小时的原则,于是相对于语文来说,数学课后作业量不宜过多,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
(2)课后第2题后一半为选做题,以及第3题的思维铺垫,属于弹性作业,既可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发展,又可以让普通学生不具有硬性压力。
3.学科特征
(1)首先时间上不超过半小时,为语文留出必要的时间。
(2)紧紧围绕“三会”目标,在题目设计中重视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的训练与表达。
(二)三个“性质”
1.针对性
(1)课前、课中、课后分别针对导学、辅学、拓学的功用。
(2)课后第1、3题针对所有学生,第4题则重点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第2题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有针对性。
2.层次性
(1)第1题为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2)第2题前半部分和第3题为绝大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
(3)第2题后半部分和第4题为少数人掌握即可。
3.趣味性
(1)课中题以班上人物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为题目信息载体,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2)同时辅助饼状图,突显直观,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与敏感性。
(3)课后第2、4题具有一定的逻辑趣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在挑战中学会逻辑思维,并感受实现老师期待的心理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