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到老的仍是另一半

2023-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庄庄80

文/庄庄

2018年十一在十堰老家

医生上周五就给公公停药了,让先出院,回家养两天,下周二再去医院办理出院手续。

卿爸出门去了,去医院接接公公的任务落到小叔子身上。公公一来,婆婆明显的就有了主心骨,公公不在这里,她楼都没下过。他们原本是打算周日一早就回家去的,但卿爸事情没完成还没回来,我周日也要上班,公婆就说等卿下午返校了再回去。

我知道他们是迫不及待要回去了,婆婆在我们这边待了十多天,几乎没让她做什么活儿,除了看看手机,处于无所事事状态。我早起,有时还要睡个回笼觉,就给婆婆找个事,到时间了,您喊我一声,别迟到了。

公公在医院一周多,大家担心婆婆免疫力低,都没让她去医院陪着,但两人每天雷打不动要通几次话的。

能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吃了没、冷不冷、疼不疼之类的“废话文学”。

我突然觉察到,老两口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金婚。

记得我跟芬子嫁进门没两年,爷爷奶奶还是50多岁的年纪,拌嘴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爷爷气势汹汹的,大有抡起胳膊干一仗的架势。奶奶也算是她们那个阶层的识文断字之人,虽不服输不甘心,为顾全大局,隐忍未发。我和芬子都是媳妇,自然跟婆婆结成统一战线,看着公公的举动气不过,悄悄跟婆婆说,爸爸这么凶,以后老了您就跟我们住,不跟爸爸住一起。

伤心之余,这句话还是具有慰藉功能的。但随着年龄的叠加,性格的继续妥协磨合,公婆两人活成了彼此的拐杖。

婆婆状态不好的那几年,一辈子连面条都没下过一碗的公公,学会了做饭。在每个团圆的节假日,不让我们帮忙,能独自做出满满一桌子菜来,而且味道丝毫不输婆婆。

他对婆婆也是照顾得很周到细致,有些呵护的语言,亲昵的动作,比如当着我们晚辈的面摸婆婆的额头,因为性格问题,我始终觉得是羞涩的、应该回避的。或许只是我们还没到相濡以沫的份上。

后来公公手开始抖。写字、拿手机等动作完成没问题,就是放盐和拿筷子,抖得厉害,晃来晃去,汤汤水水的,能涮出二里地。此时好转了的婆婆再次出山,不仅担起了做饭的任务,吃饭时也会帮公公夹菜。

在很多文章里看到这种现象,子女多的家庭,在父母晚年时,会将父母分开赡养,你家一个,我家一个。吵吵闹闹时期都没拆开的父母,在彼此完全接纳毫不嫌弃的最后岁月里,开始了分居两地相互牵挂的生活。

子女再贴心,终归是子女的家,还是自己的草窝住着舒心。

曾经再不睦,那也是他们的相处模式。已然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最后陪伴他们不离不弃的仍是另一半。

五十年的相处,半辈子的光阴,父辈的婚姻不是幸福或不幸福两三个字,可以归纳总结的。

待我哪天采访一下二老。

2017年五一在我老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