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分离

【原创】走了(三)——生如夏花

2019-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斐衣

她让我想起《飞鸟集》第82首,“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郑振铎将它译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她在我心中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穿着那条玫红色的A字短裙,裙边蓬起。因为她瘦,身材很好,那条鲜艳的裙子在她身上更凸显她的魅力。

【原创】走了(三)——生如夏花

她突然是出现的。突然调到了我妈妈的单位,突然妈妈就很喜欢她,她突然一下子就成为了妈妈的好闺蜜。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也不愿意这样——她和妈妈频繁地出去逛街,意味着我难免偶尔被忽视。

但是很快我发现妈妈有变化——裙子漂亮了,面色红润了,说话带笑,身材也圆润了一些,整体状态非常好。那个夏天妈妈的衣柜里多了九条裙子,各种颜色,各种样式。她从前从来没有这样认真为自己买过裙子,只是买给我。她的开心真的让我很开心。她应该这样生活,应该是自己的中心,而不是将我作为她的生活中心。

这一切都是因为和她一起逛街的小贾阿姨。当我开始渐渐熟悉小贾阿姨,我就懂了。

是我们一起去西藏玩的时候。我在火车上因为一些小事对妈妈发脾气了,小贾阿姨非常认真地和我说:“你不可以说伤害妈妈的话,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她既维护了我的妈妈,也让我对这句话记忆深刻。她的语气不重,但是眼神很有力,那一瞬间我看着她小小一张的脸,觉得她一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她有一个儿子琦琦,小我几岁,腼腆得不爱说话,但也和她一样善良可爱。有他们一起,我的西藏之行很愉快。

后来妈妈经常带着我去她家玩或者和她一起逛街,偶尔去ktv,偶尔跑得远远地去一个好吃的农家乐。就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了一种与从小到大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不要循规蹈矩,它近似于及时行乐,但又绝对保持理智清醒。人总要做一些会感到快乐的事。

她对我的消费观影响很大——一味节约肯定是错误的。一条合身的新裙子带给女孩子的的是目光有神,是好气色,是更美丽精致的生活,是更年轻朝气的态度。小贾阿姨喜欢买东西,经常会网购。有一次她买的裙子紧了,不合身,而我很喜欢,她就转手给了我。直到现在那条裙子还在我衣柜里,橙色的,让我想起梵高的那副向日葵,有大片大片的印花,荷叶领,A字短裙,鲜艳张扬。这就是她的风格。

我突然就听说她病了,胃癌晚期。我听说她的胃已经没法手术,所以只能喝着中药。我和她打视频电话那天,她刚刚剃光了头发,因为怕治疗中一直掉头发太麻烦也太难过。我记忆中她从来就是栗色的短发,烫得卷卷的。刚看到她笑着摸自己光头的时候我还能夸她剃了光头挺好看,一转头我就把手机丢给了妈妈,我没那么坚强,怕自己再一开口就哽咽地说不出话。我还抱着微弱的一丝期望觉得她会好起来的时候,听说她走了——太快了。

我早该知道的,我们还在西藏的时候一切就有迹可循。小贾阿姨会在早餐前吃胃药,不然会疼得没法吃饭,我妈妈劝她去医院好好查一查,她轻描淡写地揭过了这个话题。她可能在那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情况。我们在雅鲁藏布江边听说了藏族的天葬,水葬和树葬,我的生死观完全被他们的文化震撼了。这时候贾阿姨看似无意地说,死后想把骨灰撒在雅鲁藏布江里。

她的遗书就是这么写的。但是家里人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娘家人不同意。他们是怕琦琦以后没地方上坟,他们被固有礼教束缚着。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小贾阿姨是真心想去大好河山看一看的,真心想回到那一捧黄土中。她婆家信佛,人离开后不能上香,只能献花。我妈妈去她的葬礼献花,没忍住看了一眼她的遗体,只对我说人都瘦到脱相了。多让人心疼,她胃病已经很久了,原本就很瘦。她离开后婆家与娘家还有什么矛盾就不说了,最可怜的是琦琦,他才十岁左右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葬礼那天他没哭,一直呆呆地待在那里。贾阿姨走了,我与琦琦家也没有其他什么联系,没有理由再去找他,只愿他以后能平平安安,不再有磨难。

从认识小贾阿姨到现在,我一直都特别喜欢鲜亮的裙子,喜欢大片大片的花朵印在我的衣服上。

谨以此篇,纪念我的小贾阿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