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没有谁想扎堆上

一个地铁出口的广告墙上:“生活何苦扎堆上,错峰出行更舒畅。”
这不过是句废话。若不是被生活或工作所逼,谁愿意在同一时间去挤那汗臭熏人的地铁或公交?不扎堆的前提是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不为物质所绊。
晚上,读苏轼的《行香子》:
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词中,苏轼除了发点怀才不遇的牢骚之外,表达了他看透人生如梦后的超越和旷达。词很美且富有哲理,读来使人心旷神怡。
可是,艺术只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真实的生活却无法超越。
每个人都不得不背负自己的皮囊生活,只有把这身皮囊喂饱、穿暖,让其有地方可睡,才能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而很多人拼尽全力,也未必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诚然,大多数生活的困顿,未必是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而是源于不知餍足的欲望。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写的那样:
绝大多数人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房子到底是什么,只是看到邻居有房子,便想着自己也必须有,于是落得终生穷困,而这其实是毫无必要的。好比有人已经穿着裁缝为他量身定做的皮衣,抛弃了棕榈叶做的草帽或者土拨鼠皮做的皮帽,却还抱怨生活太艰难,因为他没钱给自己买一顶皇冠!
道理很简单,稍微有些生活阅历的人都明白。但人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被丢进资本、物质和消费的洪流中,谁能独善其身?我想坐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已经不可能了。
再说,战胜人性的欲望从来就不曾容易过。虽然“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但人生之舟却载满烦恼,除了生老病死之不得已外,更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的欲望的烦恼。《维摩诘经》: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可是,看得破且放得下的能有几人?就算拥有一双慧眼把一切看破,但只一个胃就叫人无法放下。
《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之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知道在梦中也好,不知在梦中也罢,愚或智,都要过完这一生,没有谁是轻松的。

所谓人生,一如《奥义书》所言:
一把刀的锋刃是很难越过的
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很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