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诅咒”到“祝福”:出生经历如何影响着我们?

2024-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梧桐心理

本文作者:胡蝶,全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广州天河。拥有十多年心理学学习经历,多年心理、教育领域工作经验,以及系统的心理咨询受训背景。擅长人际议题、情绪困扰、自我探索、女性成长类咨询,已提供个体咨询2000+小时。

你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也许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

咨询工作越是深入,越能体会到一个人的“出生经历”对其后续成长与发展产生的巨大而隐秘的影响。

即便很多早期经历我们都“不晓得”、"不记得",或者看起来离我们太遥远,但却可能在潜意识层面深深影响着我们。粗浅地列举一些很有共性的情况:

01

来得不是时候/来得太过艰难

有的孩子是父母意外怀孕的结果,在父母甚至完全没有准备或不打算要小孩的时候仓促降临。这样的父母也许会在内心无数次幻想:如果当初没有意外怀上这个孩子,会不会生活的阵脚不至于突然被打乱?是不是生活的节奏能更轻松舒缓?

最初养育中充斥的手忙脚乱、纷争冲突、焦虑后悔,也会成为早期养育氛围的一部分,让孩子熏染到,干扰他们情绪情感能力上的发展。

他们的到来像是一个“偶然”,这也会让孩子们很难安心,内心深处也许常常充斥着巨大的不确定:我是父母期待中的小孩吗?会不会只要他们一个转念,我就不可能存在?

这有时会让孩子们在无意识中“制造”各种和父母之间的困难,似乎想要一遍一遍试探父母对他们真实的心意。

还有的孩子虽是父母“预料”之中的,但却是母亲经历难产而生下来的。持续漫长的剧烈宫缩、阵痛,强烈到让母亲痛不欲生,还有自然分娩转成剖腹产的折腾,生产中大出血到濒死的经历等等,自然会让母亲升起对生育、对孩子的恐惧、怨恨。

在随后的养育之中,就算母亲意识上未觉察到或者有所控制,无意识中的愤怒依然可能传递给孩子。

经历这样出生的孩子,潜意识中有可能会有内疚、自罪的心理,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麻烦,因为自己的诞生而让父母受苦受难。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想象如果自己消失了、不在世了,父母也许会过得更幸福。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02

生下来不是男孩

还有最常见的情况是,因为生下来是女孩而不被欢迎。重男轻女的余孽依然残存于不少家庭中。家人满心期待生个男孩,却未能如愿。

孕期检查或者出生下来被告知是个女孩的时候,家人的失望失落、唉声叹气,就像《睡美人》中未被邀请的仙女给予公主的诅咒一样,会伴随这个女孩一生。

她们倾向于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更优秀,似乎想要奋力向家人证明:看吧,我比“男孩”还要优秀,还要值得被你们爱,你们没有错付……

由于优秀的驱动力多源自于内在被抛弃的恐惧,她们即便表现得再优秀,内心深处也很难肯定自身的价值,深觉终有一天自己的“冒充者”假面会被撕扯下来,总是活在惴惴不安之中,也因此疲惫不堪。

另外,她们也常常难以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从被嫌弃到自我嫌弃),排斥自己身上的“女性特质”,不能依赖他人,不能展示脆弱,对于流露或谈论情感有种羞耻感,也难以展现女性的独特魅力。

有时,她们即便不会把自己完全装扮成男人的样子,也总是希望像她们想象中的男人一样,出人头地、独当一面。如果达不到,她们也会容易厌弃自己。她们甚至可能会和自己的丈夫PK,觉得自己不能比丈夫弱,搞得婚姻关系岌岌可危。

因为父母更喜欢的是男孩,这让她们也容易对男性存有潜意识的敌意和愤怒,因为那想象之中的“男孩”抢夺了父母的注意力。和男性相处的困难,也在她们从女婴成长为女童、少女、成年女性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

△《欢乐颂》

03

有一个同胞被送养/流产/夭折

如果家里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因为超生、性别偏见等被送给他人养育,留在家里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常常会有深层的恐惧感(对被抛弃的恐惧),因为:那个被送走的孩子,也可能会是我。

如果有一个同胞是流产掉的,或者生下来之后很快夭折,之后出生的孩子也可能“背负”重重。

即便作为“幸存者”,这样的孩子也难活得轻松,容易产生自罪感,因为潜意识中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留存”是有另一个孩子被“献祭”呀!

这就好比那些战争、灾难之中的幸存者,别人受了重伤甚至牺牲了生命,但是自己却成了“获益者”,虽然不是他们自己有意为之,但潜意识里,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剥夺”了别人生还的机会。这会让他们无比内疚,甚至宁愿死掉的是自己。

家庭同胞里的“幸存者”也一样,恐惧和内疚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潜意识的运作下,他们也可能不会让自己“好过”,否则就无颜面对那个“献祭者”。

当然,这样的影响常常是潜意识层面的。即便家人并未告诉过孩子另一个同胞存在过的事实,或者有意保守这个秘密,孩子也能从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中,在潜意识里感知到家庭的秘密。因为,存在过的,势必会留下“痕迹”……

△《铃芽之旅》

04

出生之后被寄养

有的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超生、生病、父母离异、工作忙等)被寄养到祖辈或亲戚家中,到了上学年纪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常常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他们总是感到和亲生父母不亲近、很疏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或是觉得父母只是名义上的“父母”。他们会始终寻找着理想中的爱的客体,或者觉得爱的客体另有其人。

如果寄养家庭给予的照料比较糟糕,势必会带给他们的成长一些困难。如果他们和寄养家庭建立了较好的依恋关系,离开寄养家庭又会带来一次分离的创伤。

如果等他们回到父母家中,家里已经添了一个弟弟或妹妹的时候,这种感觉尤甚。他们常常会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不被接纳,觉得父母更喜欢弟弟妹妹,或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不坚定的、有代价的。

他们和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会变得比较微妙,可能会有或隐或显的敌意或竞争。也容易感到自己是兄弟姐妹中的“异类”,认为他们才是“一伙的”,他们和父母才是一家人,内心常常被孤独感充斥着。

对父母的愤怒也是常有的,即便父母把他们接回来后再怎么弥补,也很难磨平他们的怒火。这些累积的愤怒,会一直折磨着父母,也更是不断折磨着孩子。

他们也很容易有被抛弃的恐惧,潜意识中仿佛在担心着:我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再次被“送走”?他人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我?

这样的体验也会扩展到他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因为在他们内心深信着:父母都不那么想要我,世界又怎么会欢迎我?

△《真正的家人》

05

从“诅咒”到“祝福”

不可否认,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后续发展。出生经历,也和后来的困难并非简单直接的因果联系。即便是相同的出生经历,作用于每个独特的个体的程度和方式也千差万别。

但是,它毕竟关乎着我们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跨越四十六亿年的地球时空长河,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以“我”的形式来了!和心理咨询中来访们带来的所有或艰难或创伤的体验一样,这些不幸但重要的“出生经历”,最不该秘而不宣,避而不见。

这些特别的出生经历以及伴随的深层情感体验,需要被觉察,被看见,被澄清,被正视,被言说,被宣泄,被哀悼,被容纳,被赋意……如此反反复复,螺旋上升,才能最终整合进我们对生命的厚实、细腻而完整的体验之中。

如果你有过以上这样特别的出生经历,并且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和自己某些难以名状的心理体验有所关联,那么在咨询中去深入探索这些部分带给自己的深层影响,是非常值得的。

那也许会让你能够将自己的出生经历从“危机”变为“转机”,从出生的“诅咒”转为生命的“祝福”。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过这样特殊的出生经历,那么作为父母的你(或者你的孩子)和咨询师一起去梳理和探索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也是特别值得的。

那或许可以让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能够更清醒、更踏实,有容量、有方向。

△《彩虹照耀》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